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特邀审稿人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官方网站开通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三维电场引导下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
目的:探讨三维电场引导下行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学。方法在三维电场(NavX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引导下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民医院46例典型心房扑动(房扑)行无透视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结果46例房扑全部在三维电场引导下消融成功,消融过程无X线曝光,手术时间35~152(65.4±21.4)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电场引导下对典型房扑进行无射线的导管消融术有很......
作者:徐强;俞坚武;王利宏;钱琳艳;王云帆;屈百鸣 刊期: 2016- 03
-
三维标测下儿童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及“零曝光”探讨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指导下X线低曝光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1月因室性心律失常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71例患儿资料,按标测方法分为常规组(78例),采用常规X线透视模式;三维组(93例),采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结合透视模式,比较两组在手术效果,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的差......
作者:陈希;袁越;林利;高路;崔烺;于霞;李奇蕊 刊期: 2016- 03
-
组合铅屏在电生理介入诊疗中对术者的防护价值
目的:X线透视仍然是目前电生理检查及治疗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技术。本研究旨在评估组合悬挂式铅屏和滑轮可移动式铅屏对电生理介入术者的防护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单一术者实施电生理介入治疗的117例患者,在使用防护铅屏和未使用防护铅屏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右前斜30°、后前位、左前斜30°和左前斜45°投照角度下术者左侧胸部水平的辐射剂量率,同时记录每例患者剂......
作者:孙巍;郑黎晖;姚焰;张奎俊;乔宇;侯炳波;吴灵敏;郭金锐;张澍 刊期: 2016- 03
-
全三维电生理模式5093例经验总结
目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可以减少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术中的射线暴露,同时能直观显示心脏三维结构。本研究旨在评价全三维电生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全三维电生理模式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时间、累积射线剂量、即刻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共5093例患者接受了全三维电生理模式导管消融,平均年龄4~87(46±16)岁,......
作者:郭金锐;郑黎晖;姚焰;孙巍;乔宇;张澍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磁共振兼容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临床应用调查
- 2 五个长QT综合征家系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 3 8岁儿童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 4 射频导管消融术中的抗凝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 5 QT离散度在儿童室性早搏间的比较
- 6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起搏器术后慢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 7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 8 射频消融对室性早搏伴发抑郁焦虑的影响
- 9 迷走神经介导性心房颤动和六小时快速起搏介导性心房颤动的回复性质研究
- 10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室重构的影响
- 11 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伴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一例
- 12 心脏再同步治疗与室性心律失常
- 13 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组织学重构逆转的研究
- 14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初步观察
- 15 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适当识别和治疗的发生率及常见原因
- 17 心脏性猝死一级与二级预防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临床特征单中心分析
- 18 典型心房扑动消融术后峡部计时间期的变化预测双向阻滞的价值
- 19 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 20 钾通道阻断剂对心房快速起搏兔右心耳场电位时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