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特邀审稿人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官方网站开通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三维电场引导下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
目的:探讨三维电场引导下行心房扑动导管消融术的可行性、方法学。方法在三维电场(NavX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引导下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民医院46例典型心房扑动(房扑)行无透视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结果46例房扑全部在三维电场引导下消融成功,消融过程无X线曝光,手术时间35~152(65.4±21.4)min,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电场引导下对典型房扑进行无射线的导管消融术有很......
作者:徐强;俞坚武;王利宏;钱琳艳;王云帆;屈百鸣 刊期: 2016- 03
-
三维标测下儿童室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的有效性及“零曝光”探讨
目的:探讨三维标测指导下X线低曝光射频消融治疗儿童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6年1月因室性心律失常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171例患儿资料,按标测方法分为常规组(78例),采用常规X线透视模式;三维组(93例),采用EnSiteNavX三维标测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结合透视模式,比较两组在手术效果,X线曝光时间、曝光量的差......
作者:陈希;袁越;林利;高路;崔烺;于霞;李奇蕊 刊期: 2016- 03
-
组合铅屏在电生理介入诊疗中对术者的防护价值
目的:X线透视仍然是目前电生理检查及治疗不可或缺的影像学技术。本研究旨在评估组合悬挂式铅屏和滑轮可移动式铅屏对电生理介入术者的防护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单一术者实施电生理介入治疗的117例患者,在使用防护铅屏和未使用防护铅屏的情况下分别测量右前斜30°、后前位、左前斜30°和左前斜45°投照角度下术者左侧胸部水平的辐射剂量率,同时记录每例患者剂......
作者:孙巍;郑黎晖;姚焰;张奎俊;乔宇;侯炳波;吴灵敏;郭金锐;张澍 刊期: 2016- 03
-
全三维电生理模式5093例经验总结
目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可以减少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术中的射线暴露,同时能直观显示心脏三维结构。本研究旨在评价全三维电生理模式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10月全三维电生理模式下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资料。主要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时间、累积射线剂量、即刻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共5093例患者接受了全三维电生理模式导管消融,平均年龄4~87(46±16)岁,......
作者:郭金锐;郑黎晖;姚焰;孙巍;乔宇;张澍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神经节丛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 2 可溶性ST-2和Galectin-3水平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 3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长期临床结果
- 4 起源于右心耳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
- 5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三尖瓣反流影响因素分析
- 6 肌下囊袋植入脉冲发生器的临床观察研究
- 7 射频消融具有Mahaim纤维特性的房室旁路
- 8 左心室流出道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一例
- 9 典型心房扑动波终末成分形态与右心房游离壁电压相关性研究
- 10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下脑钠肽水平及Tei指数与患者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 11 卡维地洛对家兔心肌梗死慢性期梗死周边区交感神经重构和电重构的影响
- 12 中国心房颤动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年回顾
- 13 心脏性猝死一级与二级预防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临床特征单中心分析
- 14 50例心脏再同步治疗并发症分析
- 15 左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16 左心房容积大小对肺静脉隔离时导管贴靠压力的影响
- 17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QRS时限与运动诱发的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8 D-二聚体水平监测在起搏器植入术中的价值
- 19 冠心病血运重建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 20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正常兔在体心脏心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