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化的腋静脉穿刺技术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ovascularimplantableelectronicdevice,CIED)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行CIED植入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优化的腋静脉穿刺组(试验组)与常规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对照组).观察手术成功率及围术期并发症情况,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及随后每......
作者:周益锋;刘芃;杨鹏;王勇;彭文华;高焱莎;赵霞;赵桂茹;李宪伦 刊期: 2016- 05
-
护士主导的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后抗凝管理评价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抗凝管理服务(AMS)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窗内时间(TTR)及出血/缺血性事件的相关性.方法自2011年5月至2015年7月连续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房颤中心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901例[男472例,年龄(64±11)岁],术后常规接受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3~6个月,脑卒中风险高者会延长华法林使用时间或长期服用华法林.所有患者均由专职护士对......
作者:田颖;卢晓英;刘兴鹏;王彦江;石亮;尹先东;刘小青;陈汝明;杨新春 刊期: 2016- 05
-
基于MEDLINE收录的室性心律失常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室性心律失常(VAs)相关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GoPubMed为检索工具,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收录的VAs相关的研究文献(1970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31日),并对文献发表的时间、地域、期刊及研究主题等分布特征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28411篇,研究文献自1992年后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后进入平台期.文献发表量前3位国家依次为美国(7404篇,26......
作者:李小荣;满艺龙;肖锋;杜为;刘榜霞;郑雅云;顾卫娟;陈椿;张凤祥 刊期: 2016- 05
-
EAARN评分对于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EAARN评分系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患者全因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CRT的264例患者临床资料,行EAARN评分(E:左心室射血分数,A:年龄,A:房颤,R:肾功能,N: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Kaplan-Meier法比较各......
作者:杨绳文;刘志敏;糜家睿;刘尚雨;丁立刚;陈柯萍;华伟;张澍 刊期: 2016- 05
-
达比加群酯用于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治疗
目的观察新型口服抗凝药达比加群酯应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经导管消融围术期的抗凝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选择导管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116例,依据入院前服用抗栓药情况将患者分为院前已服用达比加群酯>7d(达比加群酯稳态)组,院前未服用抗栓药组和院前服用其他抗栓药组.比较达比加群酯稳态组与院前未服用抗栓药组的凝血指标.患者入院后随机分配至2个病区,一个病区为......
作者:周海鹏;梁明;王祖禄;杨桂棠;孙鸣宇;金志清;丁明英;韩雅玲 刊期: 2016- 05
-
低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左心耳解剖特征分析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低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左心耳解剖特征的关系.方法研究人群为2008年8月至2013年5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拟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982例.其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耳血栓形成的患者27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行左心房增强多排CT扫描,根据左心耳的主干长度、角度及其分支把左心耳分成4型:仙人掌形、菜花形、鸡......
作者:邓成钢;陈艳;陈艳红;张劲林;李振;韩宏伟;唐成;程光辉;苏晞 刊期: 2016- 05
-
癫痫伴发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17例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发作后表现为Brugada样心电图(Brugada-likeelectrocardiogram,Bru-ECG)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选择200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宁波市第七医院及宁波市精神卫生中心的2018例癫痫患者,将17例(0.84%)癫痫发作后可出现Bru-ECG患者作为病例组(1组),随机双盲选取17例癫痫发作无Bru-ECG患者为对照组(2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
作者:沈才杰;孙立勤;刘世燕;储慧民 刊期: 2016- 05
-
左心室来源特发性室性早搏临床特征及导管消融评价
目的评价左心室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的临床、体表心电图特点以及导管消融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经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左心室特发性室早的患者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2~77(50.36±17.24)岁,比较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及行导管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结果55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早患者中,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18例,主......
作者:李继红;周贤惠;吕文魁;周祁娜;李耀东;张疆华;邢强;张文慧;芦颜美 刊期: 2016- 05
-
长期小剂量奎尼丁在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一例
Brugada综合征是由于编码心肌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离子通道功能异常而导致的综合征.临床上,该综合征以V1~V3导联ST段抬高且多变、心脏结构无异常、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和晕厥的反复发作,以及心脏性猝死为特征¨].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已成为治疗Brugada综合征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术后反复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治疗手段有限,本文报道ICD植入联合长期小剂量奎尼......
作者:杨军;张月军;陈英;曹佳宁;杨承健 刊期: 2016- 05
-
左心耳封堵器压迫冠状动脉一例
患者男,75岁,因“反复心慌、胸闷1年”入院.患者心悸呈阵发性,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1h.有冠心病史10年,1年前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左前降支(LAD)近中段植入支架1枚,左回旋支(LCX)开口40%~50%狭窄(图1(A));有高血压史10年,高血压190/100mmHg(1mm=0.133kPa);2型糖尿病史10年;腔隙性脑梗死史2年;有胃出血史;吸烟史30年.平素规律服......
作者:苏斌杰;徐思玲;李双;赵冬冬;朱梦云;车文良;唐恺;陈维;徐亚伟 刊期: 2016- 05
动态资讯
- 1 二度房室阻滞的新评述
- 2 复杂而有趣的Mahaim纤维
- 3 心脏再同步治疗前后血清胱抑素C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4 VVI起搏导线张力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5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心房扑动一例
- 6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青年人群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 7 常规心电图对房室结参与的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
- 8 兔心房室隔内过渡细胞移行带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
- 9 射频消融术并发急性心包填塞一例
- 10 一代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单中心一年随访结果
- 11 永久希氏束起搏的长期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 12 活动平板试验诱发高度房室阻滞
- 13 肺静脉造影和标测电位指导超声消融肺静脉口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 14 达比加群酯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抗凝监测指标的研究
- 15 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细胞瞬时钠电流的影响
- 16 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后组织学重构逆转的研究
- 17 普罗帕酮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18 急性干预α7亚单位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胆碱能抗炎通路对犬快速心房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影响
- 19 心脏导管消融与膈神经损伤
- 20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复发机制和再次消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