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结合左心耳电位快速鉴别二尖瓣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结合左心耳电位快速鉴别二尖瓣环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348例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患者中发生大折返房速时,将环状标测电极置于左心耳内,消融导管置于左心房前壁,根据冠状静脉窦、左心耳和左心房前壁电位的激动模式初步判断大折返房速的机制,然后在Carto系统指导下进行激动标测和拖带标测明确折返机制,评价结合左心耳和冠状静脉窦电位快速鉴别诊断二尖瓣环折返的准确性和特异......
作者:施海峰;王新华;谭红伟;姜伟峰;周立;顾佳宁;王远龙;杨国澍;刘玉岗;刘旭 刊期: 2011- 06
-
儿童室间隔修补术后远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目的报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术后远期出现的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的电生理标测及导管消融疗效.方法8例患儿(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7.1±4.1)岁,VSD术后1~5年发生持续性IART,8例均有左心室扩大,其中5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行心房电生理标测,部分应用三维标测(EnSiteNavX)技术,标测折返环的关键峡部并行导管消融.结果8例均自发IART,折返环关键部位分......
作者:高路;袁越;林利;崔烺;姚焰 刊期: 2011- 06
-
湖北地区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分布调查
目的了解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SHF)住院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湖北地区武汉、黄石、孝感、襄樊、十堰、宜昌、荆州、咸宁8市12家三级甲等医院2000年至2010年CSHF住院患者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房性早搏(房早)、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和心房颤动(房颤)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SHF住院患者房早、房速和房颤发生率分别为35.39%、23.57%和40......
作者:于胜波;黄鹤;崔红营;秦牧;刘韬;孔彬;赵庆彦;黄从新 刊期: 2011- 06
-
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
目的对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和消融需要准确和安全.本研究尝试采用EnSiteNavX标测技术对起源于主动脉窦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室性早搏(室早)进行消融.方法运用NavX标测系统构建主动脉窦、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开口的三维电解剖及激动顺序图,同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以确认NavX导航的准确性.结合传统的电生理标测,射频消融治疗24例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早和/或室速.结果2例均射频消融成......
作者:谭海斌;师睿;杨希立;温旭涛;包镜汝;黄雯;姚焰 刊期: 2011- 06
-
冠心病患者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中的QT间期滞后现象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中的QT间期滞后现象.方法收集2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平板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每份心电图测量50个点的RR间期、QTp间期(Q波起始到T波顶峰的时间)和QTe间期(Q波起始到T波终末的时间),采用Bazett公式[QTc=QT/(RR)1/2]计算QTpc间期及QTec间期.以RR间期为横坐标,QT......
作者:张逸杰;包明威;谭团团;夏豪;周纪宁;杨剑雪;王芳;哈飞;黄从新 刊期: 2011- 06
-
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近10年来房颤的导管肖融发展迅速,消融方法日渐完善,但术后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近年的研究表明房颤消融术后早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降低早期的房颤复发率[1],但能否降低房颤的远期复发率仍存在争议[2-3].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近期和远期复发率的影响.......
作者:何建桂;陈艺莉;董吁钢;柳俊;王礼春;冯冲;唐安丽 刊期: 2011- 06
-
射频消融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术后电风暴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已经成为威胁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首选方法.但一些患者术后由于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接受多次电除颤治疗,即ICD电风暴[1].射频消融在电风暴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近两年本中心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术后电风暴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经验.......
作者:王志军;何浪;金红峰;孙国建;陈建明;陈明龙;沈法荣 刊期: 2011- 06
-
左间隔支阻滞
左间隔支阻滞(leftseptalfascicularblock,LSFB)一直不为人们所熟知.国内外关于其命名混乱,包括局灶间隔阻滞(focalseptalblock)、间隔局灶阻滞(septalfocalblock)、左前间隔阻滞(leftanteriorseptalblock)、左分支间隔束传导失常(septalfascicularconductiondisorderoftheleftbra......
作者:臧小彪;张荣峰;张树龙 刊期: 2011- 06
-
大电导钙离子激活钾通道与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
钙离子(Ca2+)激活钾通道根据电导大小和药理特性的差异可分为3类:即大电导Ca2+激活钾通道(BK)、中电导Ca2+激活钾通道(IK)和小电导Ca2+激活钾通道(SK),其中BK通道因其对血管调节作用较大且分布广泛而备受关注[1].BK通道广泛存在于兴奋和非兴奋细胞,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膜上表达尤为丰富,不仅参与细胞膜电位的形成,而且可以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和舒张的动态平衡.激活血管......
作者:吴莹;王如兴;李肖蓉 刊期: 2011- 06
-
心脏导管消融与膈神经损伤
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治疗各类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措施,随着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广泛应用于临床[1-2],导管消融引起的膈神经损伤(phrenicnerveinjury,PNI)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心外膜消融技术的开展,消融大头导管的机械刺激以及在膈神经附近放电等都不可避免的会造成PNI.......
作者:师睿;姚焰 刊期: 2011- 06
动态资讯
- 1 第二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征文通知
- 2 CT意外检出右心室起搏器导线心肌穿孔一例
- 3 心力衰竭并发的常见心律失常
- 4 射频导管消融起源于主肺动脉干的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
- 5 短QT间期并Brugada样心电图患者SCN5A突变的分子遗传学及电生理机制
- 6 积极仔细地处理急性心脏压塞
- 7 CRT-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
- 8 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调查(2002至2005年)
- 9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 10 心尖部肥厚性心肌病典型心电图一例
- 11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 12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 13 射频消融术术后猝死一例原因分析
- 14 普罗帕酮中毒致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一例
- 15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感染的现状与处理
-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作用初步观察
- 17 MADITⅡ试验提前结束
- 18 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安全性及相容性
- 19 慢性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
- 20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