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8年第1期文章
  • 左心房电机械传导时间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

    目的本研究旨在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获取心房电机械传导时间,评估其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接受RFCA的阵发性房颤(PAF)患者144例(PAF组)和健康志愿者82例(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窦性心律下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获取左心房容积指数以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组织多......

    作者:谭团团;包明威;胡波;张逸杰;郭瑞强;周青 刊期: 2018- 01

  • 植入较短起搏导线可行性的单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国人植入较短起搏导线的成功率以及与多余导线长度相关的因素.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从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拟行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筛选符合条件的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导线组(R组)和短导线组(S组),并分别植入常规长度的导线和较短导线,术后进行1、3、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不同路径植入时多余导线长度,并分析短导线组多余导线长度与术前各......

    作者:王青青;陈学颖;汪菁峰;秦胜梅;柏瑾;王蔚;宿燕岗;葛均波 刊期: 2018- 01

  • 心率减速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目的分析心率减速力(DC)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在兴化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29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28例、Ⅲ级49例、Ⅳ级52例.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DC指标;比较各组间DC值,根据DC结果将CHF患者分成低危、中危和高危3组,随访12个月,观察不同DC危险分级对CHF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对各......

    作者:朱银军;邓新桃;陆菊如;王爱国 刊期: 2018- 01

  •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进展与展望

    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arrhythmia,VA)电风暴又称交感风暴,根据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与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将其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交感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内源性儿茶酚胺急剧增加、交感激活时离......

    作者:王雪生;周祁娜;汤宝鹏 刊期: 2018- 01

  • 抑制钙敏感受体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抑制钙敏感受体(CaSR)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HF组和干预组(n=16),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异丙肾上腺素(ISO)及ISO+CaSR特异性抑制剂(NPS2143)连续腹腔注射2周.完成药物注射2周后行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在整体心脏Langendorff灌流条件下行程控增频刺激,记录左心室前壁基底部(......

    作者:梁飒;刘韬;石少波;胡丹;杨安康;黄锐;黄从新 刊期: 2018- 01

  • 白细胞介素17A对心房神经节丛功能及心房颤动诱导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对心房神经节丛(GP)功能及心房颤动(房颤)诱导性的影响.方法12只成年杂种犬麻醉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n=6),0.1mlIL-17A(25μg/ml)微量注射至心脏右前GP(ARGP);对照组(n=6),等量0.9%氯化钠溶液微量注射至ARGP.电压递增式高频电刺激作用于ARGP可引起心率减慢.以刺激电压为横坐标,心率降低大百分比为......

    作者:邓洁琳;余锂镭;赖燕秋;王宇虹;孟冠南;黄兵;江洪 刊期: 2018- 01

  • 靶向损毁心交感神经元对犬心肌梗死后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靶向损毁心交感神经元(targetedablationofcardiacsympatheticneurons,TACSN)对心肌梗死(MI)后心室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8只成年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MI组(15只)、MI+TACSN组(15只).通过微导管在前降支内注射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剂构建MI模型.MI+TACSN组在术后1周进行左侧星状神经节(LSG......

    作者:熊亮;刘育;孔彬;权大君;王光记;周明敏;钟鹏;沈才杰;赵晶晶;徐敏;方瑾;黄鹤 刊期: 2018- 01

  • 砥砺前行,共鉴辉煌——中国心脏起搏事业10年回顾

    伴随着2018年新年钟声的响起,中国心脏起搏高峰论坛已经度过了10年华诞,10年携手相伴,10年砥砺前行,10年共同努力,10年共鉴辉煌.其中有艰辛、有激情、有曲折、有成就,更多的是众多心脏起搏和电生理领域同仁们的坚持、奋斗和拼搏!现将中国心脏起搏事业10年取得的成绩做一简单的回顾.一、高屋建瓴,学术启程2008年,为促进中国心脏起搏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张澍、黄从新、黄德嘉、华伟教授为首的专家们,......

    作者:华伟;张澍 刊期: 2018- 01

  • 精彩2017——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所推荐的国际年度“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一直以来广受读者厚爱,迄今已有6年.今年编辑部特邀国内部分青年学者参与此项工作,经过反复遴选、斟酌和比较,终从2017年度国际心律学界完成并发表的众多研究中选取了我们认为具影响力的10项研究.在遴选过程中,尽管怀揣谨慎、认真、细致之心,但仍然难免会顾此失彼,不尽人意.唯希望与同道分享国际心律学领域新成果的同时,使得这些新成果能吸引国......

    作者:张澍 刊期: 2018- 01

  •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在心血管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血栓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抗凝治疗是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抗凝药物的研发是从多个作用靶点向单一作用靶点、从间接抗凝向直接抗凝的过程.目的是追逐更加简便、有效、安全的抗凝治疗[1].随着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Kantagonistoralanticoagulants,NOACs)在心房颤动(房颤)脑卒中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

    作者:杨艳敏;张澍 刊期: 2018-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