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左心房高主频及连续碎裂电位电生理特点与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临床疗效的关系
目的探讨左心房(LA)高主频(HDF)及连续碎裂电位(CCFAE)的电生理特点对持续性心房颤动(AF)射频消融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至少经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且有症状的持续性AF患者42例,在三维标测系统NavX指导下首先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PVI),对未转复窦性心律(窦律)者继续行LA内CCFAE及HDF(高频率位点与邻近点频率相差≥2......
作者:储慧民;沈才杰;何斌;刘晶;郁一波;丰明俊;陈晓敏 刊期: 2014- 04
-
小儿左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7例左主动脉窦(LCAS)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患儿的心电生理特征和射频导管消融(RFCA)疗效.评价体表心电图对鉴别LCAS及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内科1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患儿体表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形态特点.其中7例LCAS来......
作者:林利;高路;崔烺;于霞;马洪山;袁越 刊期: 2014- 04
-
心音图在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心音图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的患者共243例,其中慢性心力衰竭组128例,对照组115例.利用心音图技术分别测定两组电-机械激动时间(electromechanicalactivationtime,EMAT)、左心室收缩时间(leftventricularsystolictime,LVST)及第三心音(S3......
作者:许逸飞;周颖;鲍敏芳;林海燕;张文波;徐耕 刊期: 2014- 04
-
肾功能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情况,旨在探讨肾功能对CRT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1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202例在安徽省立医院植入CRT的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检测患者的肾功能,通过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价肾功能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肾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及与CRT疗效的关系.结果共入选202例CRT患者,有40例(19.8%)患者......
作者:陈康玉;严激;徐健;孙贤林;安春生;苏浩;胡凯;章超惠 刊期: 2014- 04
-
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与HATCH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进展风险评估指标(HATCH评分)的相关性,为阵发性房颤患者进展风险提供新的预测指标.方法回顾并测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至2012年18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的HATCH评分及PTFV1,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TFV1与HATCH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180例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PTFV1与H......
作者:徐广志;王文娟;张树龙;高连君;常栋;董颖雪;夏云龙 刊期: 2014- 04
-
经房间隔穿刺途径消融左心室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经主动脉逆行法是消融左心室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规路径,但部分患者因合并禁忌证而无法应用或应用此法时导管难以到位.本研究旨在观察通过穿刺房间隔途径消融左心室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自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共入选13例合并主动脉逆行法禁忌证或既往经主动脉逆行法消融失败的左心室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Agilis鞘穿刺房间隔实施导管消融术并随访.结果13......
作者:吴灵敏;姚焰;侯炳波;陈刚;丁立刚;张澍 刊期: 2014- 04
-
肾脏疾病和心房颤动的相关发生机制
近些年来人群中心房颤动(房颤)和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都在急剧增加,而且有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和普通人群相比,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房颤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明显升高,非终末期慢性肾脏损害患者房颤的患病率同样升高,慢性肾脏损害与房颤可能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很多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是房颤和慢性肾脏疾病发生的共同危险因素[1].以上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提示二者可......
作者:梁卓;王玉堂 刊期: 2014- 04
-
左心耳封堵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进展与展望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房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以来,口服抗凝药物一直是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主要方法.然而,口服抗凝药物的诸多弊端导致真实世界中房颤患者规范化抗凝治疗严重不足.左心耳是房颤患者发生血栓栓塞事件的重要起源部位,近年来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房颤患者预防血栓栓塞的新方法,本文就相关内容做一综述.......
作者:黄从新 刊期: 2014- 04
-
心房颤动与周围动脉栓塞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患病率可高达1%,且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高[1],房颤严重的并发症为血栓栓塞,包括脑栓塞和周围动脉栓塞.Framingham研究[2]表明约1/6的脑卒中与房颤有关,目前针对房颤所致脑栓塞的研究较多,房颤所致周围动脉栓塞虽不如脑栓塞常见,但由于发病急、后果重,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现对房颤导致周围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发病率、危险因素、预防、治疗及预后进......
作者:常三帅;高连君;常栋 刊期: 2014- 04
-
国内电生理女医师工作现状及未来发展
随着国内女性心脏电生理介入医师人数的逐渐增多,如何更好地发挥女性自身优势,为其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并加速国际化进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欧美,女性电生理医师在相应学会的管理和扶持下,均已成立了自己的协会组织,在帮助女性规划职业生涯、提供群体交流平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的领导和组织下,于2012年9月成立了“电生理女医师联盟”.......
作者:陈柯萍;张澍 刊期: 2014- 04
动态资讯
- 1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与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关系
- 2 射频导管消融肺静脉电隔离过程中残存静脉电位的鉴别诊断
- 3 心脏生物起搏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
- 4 常规心电图对典型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
- 5 心律失常的分子遗传学进展:从基因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6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
- 7 起搏器植入围术期抗栓药物应用与术后出血事件的观察
- 8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Brugada综合征三例
- 9 心房与心室早搏引起多部位干扰一例
- 10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后间隔旁路射频消融一例
- 11 双房室结非折返性心动过速与其相关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 12 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非梗死区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及短暂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 13 室性早搏致房室结双径路间交替蝉联现象
- 14 房室间期的电交替
- 15 家庭监测发现左心室电极导线绝缘破损一例
- 16 慢性心力衰竭佳药物治疗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 17 心脏再同步治疗无反应患者的术前预测因素
- 18 B型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一例
- 19 房室延迟对舒张功能不良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 20 犬心外膜与心内膜侧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