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复发心耳心动过速再次导管消融与胸腔镜心耳切除术的比较

    目的:比较评价首次经导管射频消融失败和术后复发的心耳心动过速患者接受不同再治疗方式后的中远期预后。方法入选2011年2月至2013年7月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首次经导管射频消融失败或复发的心耳心动过速患者19例,其中5例患者经自愿决定接受胸腔镜下心耳切除术。14例患者接受再次导管消融。患者予以随访,并观察中远期预后。结果经过平均(353±217)d随访,胸腔镜下心耳切除组患者无复发。再次消融组14例患......

    作者:刘铮;任岚;贾玉和;方丕华;马坚;郑哲;楚建民;欧阳非凡;李崇强;张澍 刊期: 2015- 01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间隔起搏导线定位的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位右心室间隔起搏部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年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的50例植入右心室间隔部主动固定起搏导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6例,年龄42~70(62±8)岁。RT3DE将右心室起搏位置分为心尖、游离壁、高位右心室间隔部、中低位右心室间隔部。以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定位起搏器导线位置为标准,分析RT3DE......

    作者:高春恒;邹大中;易桂斌;张华 刊期: 2015- 01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的心电图特点,为确定起搏导线的植入位置提供帮助。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植入永久起搏器的165例患者。根据右心室导线起搏部位分为心尖部起搏、室间隔起搏、游离壁起搏,右前斜30°将室间隔起搏部位分为高位、中位、低位。评价室间隔不同部位及游离壁、心尖部起搏12导联心电图QRS时限、QRS主波方向,R/S移形及QRS振幅等。......

    作者:贾静静;董颖雪;高连君;张树龙;夏云龙;尹晓盟;常栋;王莹琦;杨延宗 刊期: 2015- 01

  • 左侧房室旁路右心室起搏下旁路逆传阻滞一例

    患者男,61岁,阵发性心悸5年,加重1个月。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史。静息状态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未见预激波。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示窄QRS波,逆行P波不明显,未见束支阻滞征象。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入院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作者:叶芸;郑亚西;蒋清安;周松;杨龙;张羽坤;覃智芳;安亚平 刊期: 2015- 01

  • 应用WATCHMAN封堵器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二例

    左心耳封堵可以有效预防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左心耳血栓[1]。我们应用WATCHMAN封堵器(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治疗了2例房颤高危脑卒中的患者,并获得成功,目前术后随访9个月。......

    作者:唐闽;方丕华;王建德;刘俊;陈雄彪;刘铮;冯天捷;王浩;张澍 刊期: 2015- 01

  • 吡啶核苷酸调控离子通道

    吡啶核苷酸常作为辅酶,参与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及细胞代谢,还可以作为电子供体、底物或配体参与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转录、电子转运。新研究表明,吡啶核苷酸参与调控离子转运,可与电压门控性钾通道的β亚基结合,进而影响钾离子通道的门控动力学;此外,吡啶核苷酸参与调控细胞膜上电压门控性钠通道、三磷酸腺苷(ATP)敏感钾通道及肌浆网上的钙释放通道,从而揭示其与细胞内钾、钠、钙离子的稳态有关,近年来针对吡啶核苷酸......

    作者:徐志成;洪葵 刊期: 2015- 01

  • 无导线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自1958年问世以来,起搏器已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创新,起搏器由初开胸植入单根导线起搏心室,逐步发展为经静脉植入2~3根导线以提供房室生理性起搏甚至双心室同步起搏。导线脱位、血栓形成、三尖瓣反流以及感染等导线相关并发症不仅影响起搏器的正常工作,而且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导线拔除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需要在较大的电生理中心并由技术熟练的医生完成。如何克......

    作者:郑晓琳;陈柯萍;张澍 刊期: 2015- 01

  • 醛固酮促进心房颤动发生研究

    目的:研究旨在阐明醛固酮独立于负荷的效应对心房结构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皮下植入渗透性微泵并以1.5μg/h给醛固酮(Aldo)。其中未接受醛固酮组作为对照组。8周后,记录活体大鼠体表心电图,心房颤动(房颤)诱发及心房压力。心脏离体测量左心室功能。自心外膜测量左心房(LA)和右心房(RA)传导。并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随后对心房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Aldo大鼠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心房......

    作者:潘明玉;刘伟;窦秀莉 刊期: 2015- 01

  • 增龄和心房颤动所致的左心房结构重构与miRNA表达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增龄和心房颤动(房颤)所致的左心房结构重构是否与miRNAs的表达改变相关。方法由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21只犬分为3组:成年窦性心律组、老年窦性心律组和老年持续性房颤组。通过持续快速心房起搏建立房颤模型,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的方法检测3组犬左心房心肌细胞miRNA-1、miRNA-21、miRNA-29和miRNA-133的表达变化;应用光镜......

    作者:何卫;董丽君;许国军;周贤惠;张宇;李晋新;李耀东;张疆华;邢强;汤宝鹏 刊期: 2015- 01

  • 安全有效地开展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外膜标测和消融

    Sosa等[1]1996年首次报道应用经皮剑突下途径穿刺心包术(percutaneoussubxiphoidpericardialpuncture,PSPP),完成Chagas病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心外膜标测和消融(epicardialmappingandablation,EMA),此后该技术逐步在室性心律失常(VA)导管消融领域得到推广。一项心外膜室速消融注册研究显示,17%的室速消融术中使......

    作者:杨兵;陈明龙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