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肺静脉结构特点及左心房内径与心房颤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关系

    目的探讨肺静脉结构特点及左心房内径(LAD)与心房颤动(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7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房颤患者的术前资料,通过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测量LAD,螺旋CT测量左上肺静脉(LSPV)、左下肺静脉(LIPV)、右上肺静脉(RSPV)和右下肺静脉(RIPV)的CT值及肺静脉变异情况.所有患者都成功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并在术后随访10个月.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作者:韦苇;葛均波;朱文青 刊期: 2012- 03

  • 局部折返:一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新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目的目前已知,心房内大折返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左心房线性消融致心律失常作用的主要原因,但其局部折返的具体机制尚未明了,本文介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新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本研究总计入选90例行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有11位患者[12%,男6例,平均年龄(59±11)岁]出现与之前左心房体部线性消融相关的局部折返,其中4例是在首次消融术中,其余7例是在复发房性心动过速(AT)再次消融......

    作者:顾凯;居维竹;杨兵;陈红武;张凤祥;翟立上;曹克将;陈明龙 刊期: 2012- 03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心房颤动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地区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期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包括多次入院患者的首次和末次入院)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电话随访.按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心力衰竭患者房颤的危险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ROC曲线评价SUA水平对房颤......

    作者:赵庆彦;于胜波;崔红营;秦牧;黄鹤;黄从新 刊期: 2012- 03

  • 房室延迟对舒张功能不良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器不同房室延迟(AV间期)起搏对单纯舒张功能不良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76例,分为单纯舒张功能不良组(38例)和心功能正常组(38例),应用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测算在不同AV间期时的心排出量(CO)、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左心房心肌平均峰值应变率(SR-s、SR-e和SR-a).结果单纯舒张功能不良组:①AV间期自80......

    作者:薛聪;纪阳;赵青;蔡尚郎;孙品 刊期: 2012- 03

  • Mahaim纤维合并右后间隔隐匿性旁路及双径路一例

    Mahaim纤维为一特殊类型的房室旁路,可与房室结组成折返环而形成逆向型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近期我们遇到1例Mahaim纤维合并右后间隔旁路及双径路患者,消融成功,报道如下.患者女,54岁,因阵发性心悸20年,加重1年入院.曾多次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给以对症处理可转为窦性心律.否认高血压、心肌病、心肌炎史.入院时查体:心率:76次/min,血压:130/80mmHg(1m......

    作者:冯向飞;李毅刚;王群山;孙健;张澎湃;王君 刊期: 2012- 03

  • 远程心电监测捕捉间歇性短QT间期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一例

    患者男,13岁,发作性晕厥1月余,于2011年9月27日上课时突然晕倒,伴心前区不适,不敢睁眼,不能站起,但神志尚清醒,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等,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赴当地医院诊治,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率快.此后时有心前区漏跳感.2011年11月2日凌晨3点,睡眠中突发呼吸困难、烦躁,其母将其唤醒后自觉眩晕,不敢睁眼,遂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检查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心电图等均正常,为明确......

    作者:王莉;田美茹;雷英姿 刊期: 2012- 03

  •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指伴有血流动力学紊乱的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VF),常导致心脏性猝死(SCD).SCD是常见的心脏性死亡,美国每年约有32.5万人发生SCD,大部分均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其中80%是冠心病,约80%由VT或VF引起,但约4%的VT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功能不良患者死亡中约50%为VT或VF所致的SCD[1].中国每年约有54.4万人发生SCD,冠......

    作者:刘峰;王炳银 刊期: 2012- 03

  • 早期复极与心脏性猝死相关性研究进展

    早期复极(earlyrepolarization,ER)是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个体,在其心电图至少两个连续导联上出现QRS波终末部与ST段起始部交界处的J点抬高≥0.1mV,常伴ST段弓背向下型抬高及T波高尖的现象.于1936年由Shipley等[1]首次描述.据调查普通人群中早期复极的发生率约为1%~13%[2-3],黑人、男性、年轻人、运动员中发生率较高.2003年,Klatsky等[2]通过研......

    作者:任岚;贾玉和 刊期: 2012- 03

  • 低强度自主神经节刺激对犬心房离子电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6h低强度自主神经节(GP)刺激对犬乙酰胆碱依赖性钾电流(IKACh)和L型钙电流(ICaL)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6只,对左上GP及右前GP予以6h低强度高频刺激;对照组6只,在心房远离GP处同样予以6h低强度刺激.刺激结束后分别用膜片钳、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检测右心房(RA)、左心房(LA)......

    作者:黄兵;鲁志兵;吴柳;何勃;何文博;崔博;胡笑容;江洪 刊期: 2012- 03

  •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近年来,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对心血管的有益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大量研究表明n-3PUFAs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能降低冠心病的猝死率及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基于这些研究结果,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美国和欧洲等心脏病学会推荐每日摄入小剂量n-3PUFAs[2].目前,n-3PUFAs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n-3PUFAs主要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

    作者:董平栓;来利红;王红雷;邢适颖;朱继红;杜来景;王如兴;蒋文平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