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目前临床指南均采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5%作为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为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然而基于此标准植入ICD的患者,获得恰当治疗率极低,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植入ICD作为一级预防患者进行分析,寻找其他临床相关指标,筛选出ICD一级预防恰当治疗的更高危患者.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收集2000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血管内科植入ICD/心脏再......
作者:梁淑敏;谢双伦;陈煜阳;苏子焯;袁沃亮;陈样新;周淑娴;王景峰 刊期: 2019- 01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过程中肺静脉消融顺序对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
目的阐述冷冻球囊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过程中,改变左、右侧肺静脉消融顺序对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2017年1月~2017年5月应用第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的阵发性房颤患者90例,按人选时间顺序将患者依次分为对照组(以左上肺静脉为初始消融组,56例)和实验组(以右上肺静脉为初始消融组,34例).对照组行冷冻消融时,首先行左侧肺静脉冷冻消融治疗,再行右侧肺静脉冷冻......
作者:丁建;梁明;杨桂棠;孙鸣宇;金志清;张萍;丁明英;张超凡;韩雅玲;王祖禄 刊期: 2019- 01
-
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旨在评价低位房间隔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房电学、机械同步性和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入选自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人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具有永久起搏适应证的SSS患者100例,根据P波时限分为房间传导阻滞组(P>120ms)和无房间传导阻滞组(P≤120ms),通过随机分组软件分为无房间传导阻滞右心耳起搏组(A组)、无房间传导阻滞低位房间隔起搏组......
作者:陈康玉;严激;徐健;杨冬妹;苏浩;宇霏;王齐;朱红军;郭飞;朱静 刊期: 2019- 01
-
尼非卡兰与伊布利特转复射频消融术终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终时,应用尼非卡兰与伊布利特复律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法的单中心临床研究.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入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充分消融后房颤仍然持续者49例,随机对照法分组并采用伊布利特(26例)和尼非卡兰(23例)药物复律,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校正QT间期(QTc)达峰与恢复时间、转复成功......
作者:崔海明;汤晔华;万文婷;张家友;廖德宁 刊期: 2019- 01
-
心室流出道及邻近结构室性心律失常优先与多通道传导再认识
目的探讨心室流出道(VOT)及邻近结构间优先与多通道传导现象的心电图及电生理特征.方法纳入2007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特发性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1891例,其中1346例起源于VOT及邻近结构[右心室流出道(RVOT)、肺动脉窦、左心室流出道(LVOT)、二尖瓣主动脉瓣连接区(AMC)及心大静脉远端(DGCV)移行区],仅44例(......
作者:李进;郑程;林佳选;李嘉;李岳春;林加锋 刊期: 2019- 01
-
基于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左心室间期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双腔起搏系统基于右心房·左心室间期(RAS-LVS)自动优化单左心室起搏房室间期(AVI)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的可行性及算法.方法入选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符合CRTIA类适应证并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11例,延长AVI后测定RAS-LVS,基于该间期在超声心动图下优化单左心室起搏的AVI,比较术前及术后间期优化后主......
作者:蒲里津;赵璐露;何忠荣;王钰;华宝桐;代荣俗;丁旭萌;赵玲 刊期: 2019- 01
-
经静脉拔除导线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患者经静脉拔除心内电极导线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所有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静脉拔除心内导线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将这些患者分为并发症组与对照组,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植入器械类型,初次导线植入时间、拔除导线总数、拔除右心房导线数目、拔除右心室导线数目,拔除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导线数目,拔除左心室导线......
作者:刘刚;李学斌;昃峰;段江波;王龙;李鼎;苑翠珍;姜陆洋;高卿;杨威;赵舟;韩增强;陈生龙;陈彧 刊期: 2019- 01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20例Brugada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分析国内Brugada综合征患者接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人选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阜外医院植入ICD的Brgada综合征患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患者基线特征、ICD恰当治疗、不恰当治疗及ICD植入相关并发症等数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0例接受ICD治疗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平均年龄(47.6±8.6)岁,男18例(90.0%)......
作者:闫丽荣;戴研;陈柯萍;李玉秋;李超;吴瑛;陈若菡;孙奇;华伟;张澍 刊期: 2019- 01
-
左心房大小对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心房大小对磁导航(RMN)指导下心房颤动(房颤)消融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43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RMN指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按照左心房内径大小分为A组(<40mm,16例)和B组(≥40mm,27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射线应用、手术成功与术后复发等情况.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阵发性房颤比例高(15/16对13/27,P=0.002......
作者:刘晓宇;郑杰;李库林;钱玲玲;郁志明;王如兴 刊期: 2019- 01
-
束室旁路电生理特征与研究进展
束室旁路(FVP)是Mahaim纤维的少见类型.束室旁路可合并其他类型的旁路和心动过速.束室旁路也可合并其他类型的心脏疾病,特别是有PRKAG2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原积累性心肌病时,其体表心电图表现和电生理特征常有别于典型FVP且预后较差.本文将从解剖、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特征,合并多旁路、合并其他类型心动过速、PRKAG2心脏综合征与FVP及外科手术获得性FVP等方面进行讨论.......
作者:张余斌;刘彤 刊期: 2019- 01
动态资讯
- 1 心脏再同步治疗快速优化新算法
- 2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超级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
- 3 左后分支型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消融后心电轴改变与否对左心室形态及功能的影响
- 4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率控制与消融节律控制疗效比较的荟萃分析
- 5 观迎订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6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关系的不均一性基础
- 7 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常见误区
- 8 加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是面临的迫切任务
- 9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后心电图表现异常一例
- 10 心房颤动的抗凝治疗十年回顾
- 11 心力衰竭患者心率震荡的变化及预测价值
- 12 心脏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处理策略
- 13 人右心室瞬间外向钾电流电不均一性的初步研究
- 14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共存的相互影响及处理
- 15 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房室旁路合并腹主动脉闭锁一例
- 16 心室起搏拖带对房室结折返性和间隔旁路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
- 17 法洛四联症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
- 18 应用心率变异性时域和频域指标初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19 心房颤动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预测因子
- 20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室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计算机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