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微小RNA与心脏再同步治疗
失同步心力衰竭(DHF)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后约30%无反应,近期微小RNA(miRNA)相关研究为其发生机制与解决方案提供了更多信息.一方面,DHF发生的病理变化与某些miRNA特别是心脏特异性miRNA相关,这些miRNA参与了心肌细胞肥大、凋亡及心肌纤维化等,并在CRT后参与这些病理变化的逆转;另一方面,由于特异性与左心室壁张力(即CRT的作用靶点)相关,miRNA可能在将来对C......
作者:梁义秀;宿燕岗 刊期: 2019- 01
-
心房间传导延迟对猪左心房血流动力学及机械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房间传导延迟对小型猪的左心房血流动力学及机械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只巴马猪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引下,在右心房内膜面尝试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Bachmann传导束,建立心房间传导延迟模型(消融建模不成功设立为对照组).通过超声心动图记录左心房机械功能参数,使用Swan-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消融建模后即刻(急性期)以及消融后3个月(慢性期)与消融前左心房大容积、左心房扩大指数......
作者:蔡洁玲;陆婷;曹宾;黄少华;陶文其;徐志强;张雁;王骏;孙育民 刊期: 2019- 01
-
脊神经在迷走神经刺激诱发犬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脊神经在颈部迷走神经刺激(VNS)诱发犬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14只杂种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脊神经刺激(SCS)组和脊神经阻滞(SCB)组,各7只.SCS组给予脊髓T1~T2水平90%的阈电压刺激,SCB组于T2~T3水平硬膜外腔注射2%利多卡因.两组犬于基线期、VNS期、SCS期和SCS/SCB+VNS期测定有效不应期(ERP)、不应期离散度(dERP)和房颤诱发情况,并记录基线......
作者:张淑娟;黄从新;赵庆彦;张淑娣;代子玄;赵红宜;钱永生;张友京;王腾;王晞;唐艳红 刊期: 2019- 01
-
起搏器电池耗竭致起搏器综合征及T波记忆现象一例
随着现代起搏器功能日趋生理化,起搏器综合征已愈发少见.我们收治1例主因“反复胸闷、咽部紧缩感3个月,加重伴夜间呼吸困难10余天”入院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症状不能缓解,行起搏器更换术后恢复DDD起搏模式,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术后心电图示多导联T波倒置,考虑起搏器电池耗竭致起搏器综合征及T波记忆现象.现回顾该病例的特点及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以期总结经验.......
作者:赵爽;杨杰孚;齐欣;刘俊鹏;王志蕾;金鑫;张澍 刊期: 2019- 01
-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国内外现状及展望
通过起搏器功能和不同起搏部位避免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是不衰的话题.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应能使心室起搏依赖伴有心脏收缩功能降低的患者获益.无导线起搏器及非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两者的结合亦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心脏再同步治疗的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同在,针对经静脉植入左心室导线失败及术后无反应的患者可进行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的研究.希望可穿戴式除颤器尽快能在国内常规应用,并进一步推广使......
作者:宿燕岗 刊期: 2019- 01
-
临床心脏电生理的未来发展:经典与规范携手、数据与创新并重
心脏电生理历经30年的历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绝大多数快速性心律失常来说,导管消融几乎无不能及,但未来5~10年是该领域的平台期.期间的电生理发展应聚焦于基础电生理培训、规范导管消融技术操作、基于大数据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路径的探索、重视预防性策略研究.......
作者:陈明龙;孙育民 刊期: 2019- 01
-
精彩2018——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迄今已走过7个年度.2018年编辑部再度会同国内相关专家遴选出我们认为具影响力的10大研究,内容涵盖心房颤动检测和导管消融的新研究,室性心律失常消融的新策略,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治疗的新技术、新突破,希氏-浦肯野纤维系统起搏的新进展,围术期抗菌治疗的新依据,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新分类,心脏骤停相关危险因素的荟萃分析.愿与同道们共同讨论心律失常领域的发展动态,探索新的发展方......
作者:张澍 刊期: 2019- 01
动态资讯
- 1 双心室起搏中右心室近端环状电极(阳极)夺获心电图特征
- 2 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与慢性心律失常一例
- 3 致心律失常电生理机制探讨
- 4 抗生素液冲洗起搏器囊袋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 5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在心房颤动脑卒中高危患者应用初步经验三例
- 6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后三度房室阻滞起搏器植入的随访
- 7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消融左心室前组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8 117例双心室再同步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分析
- 9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初发心房颤动伴快心室反应疗效的观察
- 10 三维电解剖标测指导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 11 我国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科技名词汇编(Ⅱ)
- 12 床边气囊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
- 13 心脏再同步治疗可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CARE-HF研究结果公布
- 14 运动与心房颤动
- 15 阈下刺激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有助于旁路消融靶点的定位
- 16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轻微和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 1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 18 50例心脏再同步治疗并发症分析
- 19 他汀类药物对心房颤动有预防作用吗
- 20 卡维地洛对模拟缺血时豚鼠乳头肌动作电位和心室肌细胞ATP敏感性钾电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