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反复单形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
目的报道反复单形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对8例反复单形房速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反复单形房速的发作方式与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相似.房速时心电图PP间期和心内电图AA间期极不规则(200~450)ms,平均大与小AA间期的差值为(169±75)ms,但P波形态和心房激动顺序恒定.房速的病理机制为非折返性.成功消融8例患者的房速,其中7例的成功消融靶点位......
作者:胡雪松;衣为民;马坚;张澍;冯燕光;杨晓青 刊期: 2001- 03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KVLQT1和HERG基因新突变位点的检测
目的研究中国人先天性长QT综合征(1ongQTsyndrome,LQTS)HERG和KVLQT1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测序对11个LQTS家系HERG跨膜编码区S1~S6和KVLQT1跨膜编码区S2~S6进行基因检测.结果(1)11个LQTS患者在国外已知突变点均无突变;(2)发现4个新的错义突变位点,分别为T1515G(HERG),C682T,C934T,G983A(KVL......
作者:康彩练;杨钧国;张守焰;陈志坚;李裕舒;胡骏;应康 刊期: 2001- 03
-
1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在儿童病例中应用的体会
目的观察永久心脏起搏器在儿童病例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1981年9月~2000年5月,对14例儿童进行了永久起搏器的植入,其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2.5~12.0岁,平均(8.4±4.0)岁.12例因心脏手术和2例因非心脏手术致完全性房室阻滞.经右颈内静脉切开植入电极导线7例、经右锁骨下静脉穿刺3例、经头静脉切开3例,直视手术下1例.结果14例患儿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后,心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儿......
作者:李大连;耿仁义;朱中林 刊期: 2001- 03
-
不同术式心脏移植患者心电图的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特点.方法对6例心脏移植的患者术前、术后分别进行15个月~9年体表12导联心电图跟踪观察.主要观察PR间期、QT间期、Ⅰ、Ⅱ、Ⅲ、V6导联QRS波电压总和(∑QRS)的变化.结果发现应用标准式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出现双窦性心律;应用全心脏移植术式和双腔静脉原位心脏移植术后患者则出现单一窦性心律.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实施心脏移植对患者术后心......
作者:曹唯;王守忠;张鹤平;彭英 刊期: 2001- 03
-
闭环刺激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感知体动和精神活动的闭环刺激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植入第3d开启闭环刺激频率适应功能,患者进行坐卧位、散步、快走、上下楼、思考等活动,第7d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起搏器程控.3个月后随访,重复上述活动和检查,对比分析结果.结果18例患者植入闭环刺激双腔频率适应性起搏器(Biotronik公司的Inos2CLSDDDR),心室起搏阈值0.3~0.7(0.4±0.3)V,R波振幅9......
作者:卢才义;杨玉兰;魏璇;黄丛春;罗慧兰;高月琴 刊期: 2001- 03
-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特点的研究
目的分析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作特点.方法4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分成有器质性心脏病和无可发现的器质性心脏病2组,共进行45次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房颤发作前30min和1min的窦性心室率,以及诱发和不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的配对间期(pp′)和早搏指数(PI).结果随机抽取53例次的阵发性房颤样本.房颤发作前30min和1min的平均窦性心室率改变不显著,但14例次(33%)和15例次(36%......
作者:吴瑛;牛国栋;李宏才;李彦东;支力大;尹彦琳 刊期: 2001- 03
-
颈椎病引起室性早搏二联律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因胸闷、心悸3个月就诊,诉颈僵不适,活动受限,左侧肢体无力,外院曾诊断为频发室性早搏二联律、病毒性心肌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肌营养药物、扩血管药物等治疗无效.既往身体健康.查体:精神萎靡,血压120/80mnHg(1mmHg=0.133kPa),心率80次/min,心律不齐.......
作者:陈华;高谦;杨波;钱华春 刊期: 2001- 03
-
Brugada综合征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反复腰痛,疑为肾结石于2000年7月住院.体检:神志清醒,体温36.5℃,心率42次/min,两肺呼吸音清,血压128/78mmHg(1mmHg=0.133kPa),肾区有叩击痛和压痛,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图1):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PR间期0.26s,V1~V3导联的ST段下斜型抬高,QT间期0.38s,X线胸片正常,超声心动图正常.......
作者:李迪俊;邱汉婴 刊期: 2001- 03
-
经静脉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0岁,入院诊断:冠心病,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阻滞,左束支阻滞,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径/收缩末径为77.7/52.3mm.......
作者:任学军;柳弘;张金荣 刊期: 2001- 03
-
具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阵发孤立性心房颤动一例
患者男性,59岁,因心悸发作2h于1999年4月5日收住院.查体:血压140/8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心界无扩大,心率102次/min,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房颤)、右束支阻滞,V1~V3导联ST段抬高(图1A).......
作者:彭健;孟素荣;贾满盈;吴平生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左冠窦瓣下消融成功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
- 2 Brugada综合征患者体温与QT间期相关性研究及临床意义
- 3 心室颤动的发生机制和射频消融治疗
- 4 全国心律失常规范化诊治专题研讨会征文通知
- 5 射频消融治疗多条房室旁路和多种机制并存的窄QRS心动过速
- 6 离子通道病的临床心电图及遗传学与离子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 7 纪念心电图临床应用100周年
- 8 普罗帕酮引起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9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防作用
- 10 双心室起搏中右心室近端环状电极(阳极)夺获心电图特征
- 11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意义与进展
- 12 右心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随机对照研究
- 13 Timothy综合征--一种新的L-型钙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的综合征
- 14 正向性逆行P-波
- 15 HCN4通道基因过度表达的电生理实验研究
- 16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更换时原左心室导线的处理
- 17 Carto标测指导导管消融心脏病术后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 18 参松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有奖征文通知
- 19 普遍PR段下移伴普遍ST段抬高——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 20 缺血预适应对心室颤动阈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