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研究心房纤维化在房颤维持和心房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心外科手术病人53例,其中窦性心律者26例,房颤患者27例(房颤少于10年患者为房颤Ⅰ组,房颤超过10年患者为房颤Ⅱ组).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手术中取右心房组织,Masson染色测定胶原容积分数(CVF),分别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印迹的方法测量......

    作者:许静;吴冬燕;毛用敏;付乃宽;王瑞莹;卢凤民 刊期: 2006- 02

  • Carto系统与常规X线下电生理标测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Carto系统与常规X线下电生理标测指导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射频消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1例房速患者[平均年龄(42.5±19.1)岁]进行电生理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比较Carto组与常规组的成功率、X线曝光时间、导管操作时间和放电次数.结果常规组30例房速中,26例即时消融成功,Carto组31例房速30例即时消融成功.其中49例为局灶性房速,12例为大折返性房速(45例右心房房速,......

    作者:杨平珍;吴书林;詹贤章;李海杰;方咸宏 刊期: 2006- 02

  •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多中心随机开放试验

    目的评价国家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GFA)注射液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进一步评价较长时间用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开放多中心阳性药对照试验,由全国5个中心完成.入选不伴严重器质性心脏病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用动态心电图评价)病人,室性期前收缩平均每小时≥150次,伴或不伴短阵室性心动过速.采用3:1随机对照使用GFA或盐酸普罗帕酮.采用静脉负荷加维持量的方法维持6h.GFA组6h取得疗效......

    作者:杨艳敏;朱俊;高鑫;白小涓;关振中;任自文;吴学思;尹彦琳;郝云霞 刊期: 2006- 02

  • 慢性心房颤动犬心房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与整合素β1基因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房颤)实验犬心房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与整合素β1基因表达变化的意义及卡托普利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杂种犬26只,随机分为3组,起搏组(n=11)及治疗组(n=9)均植入高频率心脏起搏器(400次/min),快速起搏犬右心耳8周,治疗组于起搏器植入前3d至起搏8周,每日给予卡托普利50mg,每日两次,口服.起搏8周后处死动物,分别于左、右心房、心耳取材,测定心房组......

    作者:李建平;张薇;刘光华;杨贵荣;苗雅;张运 刊期: 2006- 02

  • 五个长QT综合征家系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分析

    目的分析5个中国人先天性长QT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家系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方法5个家系的成员行临床检查,采集静息心电图.人工测量QT、T波顶点至T波终点之间的间距(Tpeak-Tend,Tp-e)及判断T波的形态.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tandemrepeat,STR)的位点确定染色体单体型,行连锁分析确定基因型.结果4个家系为LQT2型,1个家系为LQT3......

    作者:廉姜芳;黄辰;崔长琮;薛小临 刊期: 2006- 02

  • 心脏再同步治疗应成为心力衰竭伴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治疗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病死率的综合征.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推广应用,CHF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已被充分证明可有效改善CHF伴心脏收缩不同步患者的心功能,以及降低病死率.2005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以及......

    作者:华伟;张澍 刊期: 2006- 02

  • 兔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目的探讨肥厚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方法制作压力超负荷兔模型,分别记录对照组、肥厚组心室肌内、外膜动作电位并同步记录跨室壁心电图,比较两组动作电位时限(APD90)、跨心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Tdp)危险度评分.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肥厚组内、外膜APD90显著延长,以内膜层心肌更为明显;TDR显著增大(P<0.01);上述......

    作者:姚青海;崔长琮;吴尚勤;孙姗;董其克;陈冬梅 刊期: 2006- 02

  • 血浆脑钠肽与心房颤动

    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其在心脏容量和压力超负荷引起心肌牵张时释放,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BNP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心力衰竭方面的应用更为广泛.近几年国外研究发现在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中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表明其参与了AF发生的病理生......

    作者:白梅;杨杰孚 刊期: 2006- 02

  •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植入术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分析

    目的分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中、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5例,男性37例,女性8例,年龄平均(61.08±11.16)岁,其中扩张性心肌病(DCM)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5例,缺血性心肌病(CHD)10例,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21例、Ⅳ级24例.均成功植入双心室起搏系统,平均随访(21.88±15.81)个月.结果(1)并发症:左心室电极导线脱位2例(4.4%)......

    作者:王冬梅;韩雅玲;臧红云;荆全民;王祖禄;王守力;李菲 刊期: 2006- 02

  • 心肌组织多普勒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作为一种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其疗效已不断被临床研究所证实,并已逐渐成为特定CHF患者的Ⅰ线疗法.对于这类心室不同步的CHF患者,CRT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及死亡危险[1].2005年的ACC/AHA和ESC慢性CHF诊治指南已将其列入Ⅰ类指征.而心肌组织多普勒,因其无创性、......

    作者:凌天佑;吴立群;顾刚 刊期: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