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年第4期文章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动过缓疗效的荟萃分析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5年12月所有评价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动过缓的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Jadad质量评分,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临床症状、心率变化、室性早搏(室早)作为评价指标,评价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共纳入21项研究,患者总数1972例,治疗组1041例......

    作者:师幸伟;唐艳红;杨波;高虹;芦兰;石美晶;彭武建;吴强 刊期: 2017- 04

  • 家庭式心电监测仪在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随访应用

    目的应用传统24h动态心电图和家庭式心电监测仪掌上心电对同一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心律情况进行随访监测,比较2种随访方式的有效性和依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共52例,分别同时应用24h动态心电图和掌上心电随访其术后12个月以内有无房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采用配对χ2检验比较2种随访方式的结果,并计算了2种......

    作者:蔡铖;杨刚;孙国珍;王琳;杨兵;张凤祥;居维竹;陈红武;郦明芳;顾凯;陈明龙 刊期: 2017- 04

  • 一代与二代冷冻球囊电隔离肺静脉即刻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一代冷冻球囊(CB1st)及二代冷冻球囊(CB2nd)消融(cryoballoonablation,CBA)电隔离肺静脉的即刻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5月16日至2016年10月28日在阜外医院接受CBA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CB1st及CB2nd各100例,观察分析2组患者肺静脉隔离(PVI)隔离时间(TTI)及温度、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临床......

    作者:罗斌;马坚;孙奇;郭晓刚;刘旭;杨建都;魏会强;张澍 刊期: 2017- 04

  •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电隔离联合肺静脉外触发灶消融的远期疗效

    目的报道环肺静脉隔离术(CPVI)联合肺静脉外触发灶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远期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5月至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接受首次导管消融术的非瓣膜性阵发性房颤患者259例.其中男144例,女115例,平均年龄(61.5±10.7)岁.患者CPVI后给予异丙肾上腺素+三磷酸腺苷(ATP)观察肺静脉电位传导恢复情况并诱发肺静脉外触发灶.对于肺静脉传......

    作者:何树楠;田颖;石亮;王彦江;王宇星;尹先东;刘小青;杨新春;刘兴鹏 刊期: 2017- 04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力衰竭(心衰)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患者心衰再住院和全因死亡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CRT植入的患者357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HDL-C水平分为正常HDL-C组(≥1.0mmol/L)和低HDL-C血症组(......

    作者:刘尚雨;刘志敏;杨绳文;华伟;陈柯萍;张澍 刊期: 2017- 04

  • 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新型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A+ICD)心房感知的稳定性、心律失常鉴别的准确性和除颤的有效性.方法入选自2015年4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在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植入具有心房感知功能的单线圈除颤电极导线的患者7例.术中测试心房P波振幅和心室起搏阈值、阻抗及R波振幅.术后通过家庭监测或门诊程控的方式获取导线状态参数、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诊断治疗情况,对心......

    作者:刘菁晶;林文华;邸成业 刊期: 2017- 04

  • 心尖部心脏静脉分布特征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讨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的分布特征,为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手术植入左心室导线提供指导依据.方法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行冠状动脉CTA成像的患者174例,观察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的分布,记录其数目及其近端来源,测量其近端(心脏心尖部-中部交界处)管径.结果心尖部心脏静脉属支来源:前间隔静脉162例、侧前静脉27例、侧静脉69例、侧后静脉101例、左心室后静脉38例......

    作者:陈国平;李莹;华奇峰 刊期: 2017- 04

  • SureScanTM Advisa起搏系统植入后行3.0 T磁共振检查一例

    SureScanTMAdvisa起搏系统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被广泛用于全身3.0T磁共振(MRI)检查,而国内罕见相关应用报道.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为1例植入该起搏系统的患者行头颅3.0TMRI检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静静;胡晓晟 刊期: 2017- 04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零射线左心房建模的初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索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中采用零射线左心房建模的方法,并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1.病例选择:2015年4日至6月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81例患者,随机采用Carto3系统(美国强生公司)或NavX系统(美国雅培公司).其中,患者男61例,女20例;阵发性房颤60例,持续性房颤21例;采用Carto3系统者34例,NavX系统者47例.入选标准:符合房颤的诊断标准,无消融的禁忌证,术前完......

    作者:侯炳波;乔宇;丁立刚;郑黎晖;孙巍;吴灵敏;陈刚;张澍;姚焰 刊期: 2017- 04

  • 房性心律失常消融与左心耳电隔离

    房性心律失常消融策略根据其机制常涉及线性、局灶及基质改良消融[1-4],消融径路及范围因其不同机制存在较大差异性.左心耳(LAA)因其特殊形态及结构不仅为心房颤动(房颤)血栓形成主要的部位,也是其发生和维持的关键区域之一,部分房颤患者可经主动左心耳电隔离(leftatrialappendageisolation,LAAI)获益[5].另外,复杂性房性心律失常常需于左心房内行激进消融以达到消融终点,......

    作者:沈才杰;黄鹤 刊期: 2017-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