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年第6期文章
  • 三维电解剖指导下极低射线的起搏器植入

    目的起搏器植入术是常见的X线透视下介入手术,但是这项技术也使患者和医生承受辐射风险.本研究分析使用三维电解剖标测(three-dimensionalelectro-anatomicalmapping,3D-EAM)系统植入起搏器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起搏器植入的45例患者.其中22例使用EnSite系统(原美国圣犹达公司)进行起搏器......

    作者:伍新雷;翁晓春;陈晔;李海鹰 刊期: 2017- 06

  • 单导联心电图记录系统进行心房颤动机会性筛查的首个国内经验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开展房颤筛查、合理使用抗凝药物是减少房颤相关脑卒中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旨在评价AliveCor手持单导联心电图记录系统诊断房颤的准确性,并分析在医院及诊所开展房颤机会性筛查的人群特征.方法自2017年5月27日至6月15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工作人员同时于武汉市2个社区门诊、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门诊应用AliveCor手持单导联心电图记录系统进行房颤机会性筛查......

    作者:苏晞;张劲林;韩宏伟;唐成;杨新玮;江晶晶;刘颖;刘智双;王凡;李静 刊期: 2017- 06

  •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急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急性胃动力损伤的发生率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前瞻性连续观察了2014年11月至2016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1例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房颤3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7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应用钡条法测定了患者的胃排空率(餐后5h),评估研究组房颤患者和对照组室上速患者的胃动力在术后是否损伤,并探究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急性胃动力损伤的......

    作者:蔡铖;杨刚;杨兵;张凤祥;居维竹;陈红武;郦明芳;顾凯;陈明龙 刊期: 2017- 06

  • 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植入起搏器术后起搏器诱导性心肌病(PICM)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6年11月1日至2017年4月27日期间的门诊起搏器常规复诊程控的患者(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右心室起搏百分比≥40%,且植入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共87例,并将是否发生了PICM分为2组,即射血分数保留(PEF)组和PICM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起......

    作者:郭兰燕;沈敏;闫群;胡淼阳;张敏霞;刘兵 刊期: 2017- 06

  •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组织抑制剂-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1,TGF-β1)对体外培养的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metalloproteinase-2,MMP-2)及其组织抑制因子-2(tissueinhibitorofmetalloproteinase-2,TIMP-2)表达......

    作者:陈建泉;张建成;陈林;林亚洲 刊期: 2017- 06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研究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高血压(OSA-RH)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并通过心率变异性(HRV)研究以探讨其自主神经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高血压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同步24h动态心电图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根据PSG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将患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组(EHT)55例、OSA-R......

    作者:周瑜;帖怡凡;李骁;姜一农;夏云龙;刘莹 刊期: 2017- 06

  •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影响因素.方法自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入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583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按心电图是否有ST-T异常分为ST-T异常组和非ST-T异常组.入院后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甲状腺疾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心率、血压、血脂、血糖、血钾、确诊疾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计算冠状动脉造影阴性心室结构正常患者心电......

    作者:刘冰;孙英贤 刊期: 2017- 06

  • 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反应者择期更换提示时的选择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有效治疗手段,大量循证医学资料已证明CRT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生活质量及运动耐量,并降低其住院率及病死率.近期研究表明,部分心衰患者CRT术后疗效极为显著,称为CRT超反应者.......

    作者:梁义秀;宿燕岗 刊期: 2017- 06

  • 心脏窦房结系统重建——生物起搏进展及需要思考的问题

    起搏器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突飞猛进的发展,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福音.然而与此同时,传统起搏器技术的缺陷也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如有限的电池寿命、感染、导线脱位等.在寻求解决以上难题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了对生物起搏技术的探索,至今已有一些初步成果.......

    作者:吕文魁;周贤惠;汤宝鹏 刊期: 2017- 06

  • 冷冻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冷冻消融技术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早可追溯至1977年[1],是目前为广泛应用的消融技术之一.随着消融技术的发展,冷冻球囊作为心房颤动(房颤)治疗中新型的治疗术式,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3].本文就冷冻消融的原理及其在房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阐述.......

    作者:卫越;金奇;张凝;潘文麒;凌天佑;林长坚;吴立群 刊期: 201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