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6年第4期文章
  • 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的临床应用--多中心注册研究结果

    目的:了解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在国内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多中心的注册研究,连续入选植入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以及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和除颤器患者。所有患者均程控打开远程监测功能,每日收集其远程监测信息。由第三方公司负责数据收集和监测。结果2009年2月10日至2014年12月31日,323家医院参与注册研究,共5378例患者植入......

    作者:陈柯萍;华伟;刘欣;杨杰孚;宿燕岗;梁兆光;汪芳;陈泗林;梁延春;于波汤;宝鹏;张澍 刊期: 2016- 04

  • 大力推广冷冻球囊的应用,优化我国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水平

    根据2012年美国心律协会/欧洲心律协会/欧洲心律失常协会(HRS/EHRA/ECAS)的专家共识[1],对药物难治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行肺静脉电隔离是防止房颤发作的关键治疗(Ⅰ类A级)。目前,隔离肺静脉常用的手段是射频导管消融术和冷冻球囊消融术。逐点射频导管消融术是临床常用的肺静脉隔离手段,其通过电流加热使组织细胞发生坏死达到电隔离的目的。尽管其作用已为大量临床资料所证实,但其复杂、耗时的过......

    作者:吴立群;张澍 刊期: 2016- 04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后心电图表现异常一例

    患者男,48岁。因“劳力性呼吸困难6年,加重4d”于2015年2月25日入院。入院前6年患者出现活动后气促、喘憋症状,于当地医院诊断“心力衰竭(心衰)”,并服用“呋塞米、美托洛尔”等治疗,但症状仍反复发作,并多次因“心衰”住院治疗。入院前4d患者“感冒”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夜间不能平卧,遂入院。入院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1),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LAD)43mm,左心室舒......

    作者:张宏才;李享;黄大军;张攀;殷拥军;许勇;伍洲;赵珏;孔令秋 刊期: 2016- 04

  •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即刻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冷冻球囊导管消融(CBC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肺静脉电隔离(PVI)的安全性和即刻有效性。方法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心律失常介入中心接受CBCA治疗的房颤患者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即刻PVI成功率、并发症、冷冻球囊大小与PVI成功率关系。结果200例房颤患者共818支肺静脉接受CBCA治疗,平均手术时间(108.8±30.9)min,X线曝光时间(......

    作者:连亮华;陈林;林亚洲;陈建泉;吴梅琼;杨志平;张建成;翁川晴 刊期: 2016- 04

  • 冷冻球囊消融心房颤动术后复发患者的二次手术特点

    目的:总结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2次手术特点,并指导对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的优化。方法连续入选自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本研究组行冷冻球囊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于随访中复发并行2次手术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利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的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进行肺静脉的再隔离,并对其他可诱发的心动过速进行消融。结果以上10例患者中持续性房颤3例,阵发性房颤7例。首次手术......

    作者:周公哺;马坚;孙奇;郭晓刚;刘旭;罗斌;杨建都;张澍 刊期: 2016- 04

  • 冷冻球囊消融与磁导航指导的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冷冻球囊消融(CBA)和磁导航指导(RMN)的射频消融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两大新技术。本项研究旨在评估和比较两种消融新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手术相关结果。方法入选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内科接受消融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1∶1配对,分别行CBA(CBA组,30例)和RMN消融(RMN组,30例)。主要研究终点为完成双侧肺静脉电隔离(......

    作者:金奇;张凝;罗庆志;韩岩新;王义龙;凌天佑;陈康;潘文麒;谢玉才;吴立群 刊期: 2016- 04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中长期临床结果

    目的评估应用冷冻球囊消融(cryoballoonablation,CBA)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CBA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118例,主要研究终点为空白期(术后90d)后发生的房颤事件;同时观察分析肺静脉隔离(PVI)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参数。术后随访患者至少1年以......

    作者:张凝;金奇;潘文麒;罗庆志;韩岩新;王义龙;胡文瑛;凌天佑;陈康;谢玉才;吴立群 刊期: 2016- 04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一年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冷冻球囊导管消融隔离肺静脉已成为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学习曲线、即刻有效性、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于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单一术者实施冷冻球囊消融的房颤患者98例。将病例按手术先后编号分成4组,观察平均操作时间、平均X线曝光时间、平均单位体重X线剂量变化。分析肺静脉隔离率、学习曲线、随访1年房颤无复发率......

    作者:贺嘉;陈雄彪;方丕华;刘铮;刘俊;唐闵;贾玉和;张澍 刊期: 2016- 04

  •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应用大小球囊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直径球囊进行冷冻球囊消融(CBCA)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特点,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降低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采用CBCA治疗的50例房颤患者应用不同直径球囊的特点。结果根据患者采用不同大小球囊将50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大球囊组(应用28mm直径的球囊)患者26例,小球囊组(应用23mm直径的球囊)24例......

    作者:杨桂棠;王祖禄;梁明;孙鸣宇;丁明英;张萍;丁建;金志清;韩雅玲 刊期: 2016- 04

  • 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

    一、前言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早)、非持续性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与心室颤动(室颤)。结构性心脏病和离子通道病是室性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但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并非少见。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毫无症状,也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心脏性猝死(SCD)。一些患者可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室性心律失常,而在另一些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是心脏异常的早或唯一的......

    作者:[1]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2]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刊期: 201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