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家庭监测发现T波过感知导致双心室起搏减少一例

    传统起搏器植入术后的随访,受患者自身及医疗条件影响,通常为间隔数月的定期或不定期随访,甚至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后才引起重视,限制了起搏治疗的疗效,家庭监测(HM)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临床医生对患者起搏器不良事件第一手资料的掌握,同时快速做出反应,对患者进行指导,对不能及时回访的患者,也可及时就近安排有条件的中心进行程控随访.......

    作者:徐健;李述峰 刊期: 2015- 05

  •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5

    前言2012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ChinaSocietyofPacingandElectrophysiology,CSPE)发表《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以来的3年间,有关心房颤动(房颤)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不断问世,有些刷新了对房颤发生机制的认识,如转子(Rotor)学说、自主神经调节学说等;有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催生了新的治疗观点,完善了以前的治疗策略,如新型口服......

    作者: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心房颤动防治专家工作委;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刊期: 2015- 05

  • 超高密度标测指导持续性心房扑动的标测与消融一例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寻找局灶心动过速的早激动点或明确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环与关键通道提供精确的指导.但传统三维标测系统仍面临准确度和分辨率不高、标测耗时费力等难题.一种新型的磁电双定位三维标测系统(RhythmiaTM,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结合64个电极构成的小型网篮导管(OrionTM,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可实现快速、超高密度的接触式电解剖激动标测,将有助......

    作者:郭晓刚;孙奇;刘旭;周公哺;杨建都;罗斌;马坚;张澍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