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导管消融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目的报告经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消融8例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方法8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0.6±12.3)岁.阵发性房速病史(7.5±5.5)年.术中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房速,分别在右心房、左心房和主动脉无冠状窦内标测早心房激动,并进行消融.结果心房刺激能反复诱发和终止8例患者的房速,房速的平均周长(329±66)ms.右心房和左心房的前间隔部位标测相对提前的心房激动,但......
作者:马坚;欧阳非凡;贾玉和;唐恺;张澍;黄从新 刊期: 2006- 03
-
正常人额面QRS电轴的年龄趋势以及对肢体导联QRS波振幅的影响
目的调查和评估正常人额面QRS电轴的年龄趋势以及对肢体导联QRS波振幅的影响.方法采集5360例(男性3614例、女性1746例,年龄范围18~84岁)正常健康人12导联心电图分为5个年龄组,计算和分析各年龄组额面QRS电轴的中位数以及肢体导联QRS波振幅的中位数和96%的正常范围上、下限.结果随年龄增长,男、女额面QRS中位数电轴一致性地逐渐向左(上)偏移大约27°(从70°偏移到43°,P<0......
作者:吴杰;Jan A Kors;Peter R Rijnbeek;Gerard van Herpen;徐春芳;陆再英 刊期: 2006- 03
-
藜芦中毒致心房颤动四例
4例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28~61岁,平均47.5岁,均为误服藜芦嫩芽中毒.发病至入院时间1~3h.临床表现有口唇及四肢麻木伴恶心、呕吐3例,其中休克1例,头晕无力伴心悸、休克1例.心电图均为心房颤动(房颤),其中2例为房颤伴室内差异传导、束支阻滞、心室率快.......
作者:刁玉明 刊期: 2006- 03
-
窦室传导文氏现象合并快心率依赖性左束支阻滞
严重高钾血症引起窦性传导中的文氏现象已有报道.文氏现象可使RR间期不等,如同时伴有快心率依赖性束支阻滞,将使窦室传导的心电图变得更为复杂.兹报告1例.......
作者:刘仁光;路昭;徐兆龙 刊期: 2006- 03
-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滞五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滞(AVB)主要发生在患有自体免疫性疾病或完全无症状母亲所生子女中,母亲并不发病.发生率为1/(15000~20000出生儿);抗SSA/Ro和抗SSB/La抗体阳性的狼疮人群中,发病率高达(3~5)/6000.多数因病情严重死于胎内或出生早期,但存活的先天性完全性AVB患者预后较好.我院自2000年以来收治5例,现予以报道.......
作者:王志禄;杨斌武;李强;吴增颖;姚亚丽;赵宏林;高秉仁 刊期: 2006- 03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自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诞生以来,许多临床实验已经证实了它能够有效地预防心脏性猝死(包括二级预防和一级预防),其功能是一旦有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或心室颤动(VF)的发作,能在几秒内识别并有效终止.我院自2000年以来共植入ICD7例.......
作者:马依彤;木胡牙提;林涛;汤宝鹏;程祖亨;张燕一 刊期: 2006- 03
-
对患者在不同心脏起搏模式下生活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心脏起搏技术是各种药物治疗无效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之一.许多研究曾对不同起搏模式在心排出量、肺通气量、运动耐量、氧摄入动力曲线和生存率等方面进行评价,但在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还需深化.因此,我们对三度房室阻滞(AVB)且窦房结功能正常和心房、心室感知均≤10%(AS≤10%,VS≤10%)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在不同程控模式下生活质量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交叉对照研究.......
作者:孔宏亮;齐国先;许冬梅;姚宇;于雅媛;何峥 刊期: 2006- 03
-
冷冻导管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射频导管消融因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经成为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规方法,并且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射频消融术仍然存在某些局限性.如靠近房室结或者希氏束的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时,具有造成房室阻滞的危险[2].而心房颤动(房颤)的肺静脉电隔离又可导致肺静脉狭窄[3].寻找可逆性的标测能量对于避免并发症大有裨益.冷冻消融早在1977年由Harrison等[4]首先报道应用于临床,后来......
作者:汪芳;孙宝贵 刊期: 2006- 03
-
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C反应蛋白与心房肌电生理改变有关
目的探讨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C反应蛋白(CRP)增高的程度及其与心房肌电生理改变的关系.方法24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1~3分别为:无菌性心包炎组、模拟CABG手术组、模拟CABG手术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2mg·kg-1·d-1心包内注射(激素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开胸但不打开心包.经右颈外静脉放置10极冠状静脉窦标测导管和经右股静脉放置10极界嵴标测导管,于手术当天及术后......
作者:吴瑛;唐闽;唐艳红;杨波;江洪;王方正;黄从新 刊期: 2006- 03
-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房颤动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心房颤动(AF)的发生率高达27%~40%,增加了卒中的危险.而CABG术后AF的发生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本文试图通过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方法来探索CABG术后AF发生可能的自主神经机制.......
作者:马文林;李爱萍;布艾加尔哈斯木;梅运清;胡大一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非接触式标测系统在猪心肌梗死后心内膜标测中的应用
- 2 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现状和未来
- 3 癫痫伴发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17例临床特点分析
- 4 复杂而有趣的Mahaim纤维
- 5 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现状(20家医院注册研究)
- 6 心房颤动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 7 抑郁对心房颤动患者环肺静脉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
- 8 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消融疗效及体表心电图特征分析
- 9 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的重构现象
- 10 运动试验阴性患者QT离散度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 11 电解剖系统引导下环肺静脉线性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心房颤动
- 12 临床心脏电生理学33年
- 13 脑利钠肽的生理特性及其重组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14 268名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电生理检查结果分析
- 15 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不同终点与临床疗效关系
- 16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QT间期不均一性:诊断上的意义
- 17 Carto标测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左心耳房性心动过速
- 18 2015年《HRS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远程询问与监测专家共识》解读
- 19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现状与前景
- 20 低强度自主神经节刺激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