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肺动脉参考导管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目的与传统冠状静脉窦导管定标技术对比,评价肺动脉导管定标技术在NavX系统(美国圣犹达公司)指导下行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宁波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连续收治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304例房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软件分组后采用肺动脉导管定标技术(A组,152例)或冠状静脉窦(CS)导管定标技术(B组,152例)于NavX系统指导下行房颤射频消融......

    作者:杜先锋;储慧民;何斌;沈才杰;丰明俊;刘晶;郁一波;陈晓敏 刊期: 2015- 04

  • 国产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持续性心房颤动

    目的应用国产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olumbusTM系统)引导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观察此系统的精确性和导管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至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应用国产ColumbusTM系统引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CPVI)射频导管消融持续性房颤30例患者,男26例,年龄41~75(59.0±8.8)岁.30例在国产ColumbusTM系统引导下行左心房内环肺静脉电隔......

    作者:金志清;杨桂棠;王祖禄;梁明;梁延春;丁明英;于海波;韩雅玲 刊期: 2015- 04

  • 经左侧间隔部消融常规方法失败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常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之一,占成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60%,临床上主要采用消融策略为右侧慢径改良[1].传统的慢径改良部位在右侧房间隔Koch三角中下部,消融时靶点图呈小A大V,A波低幅多相或先低幅低频后高幅高频的“双波”,AV波幅比值<0.5,无H波.慢径改良治疗AVNRT的成功率超过95%,但仍有1.5%~4.0%的患者在右侧间隔部反复消融后仍有复发[2-4];......

    作者:邱林林;刘学庆;郜黎伟;唐剑锋;陈红武;杨兵;陈明龙 刊期: 2015- 04

  • 右心室间隔部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探讨右心室间隔部起源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PVC/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PVC/VT共938例中,62例特发性右心室间隔部起源的PVC/VT,年龄8~84(57.0±18.8)岁,所有患者完成标测与消融,分析其不同部位体表12导联心电图特征及变化规律.......

    作者:王永光;林加锋;李岳春;季亢挺;殷日鹏 刊期: 2015- 04

  • 压力感知导管在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中的价值

    目的非透壁性损伤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旨在应用压力感知导管观察左心房不同部位的导管贴靠情况并了解其对消融效果的潜在影响.方法共纳入2014年3月至5月在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首次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23例,男21例,平均年龄(53.6±10.6)岁,其中15例阵发性房颤,采用压力感知导管,在关闭压力显示窗口下由同一名熟练消融术者在左心房15个部位(左心耳-左肺静脉......

    作者:乔宇;姚焰;吴灵敏;侯炳波;陈刚;丁立刚;张澍 刊期: 2015- 04

  • 我国接受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治疗的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的需求调查

    目的回顾性调查我国接受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治疗的老年患者对磁共振(MRI)检查的真实需求,为相关的医疗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问卷调查2010年至2012年间国内8家具有独立心律失常亚专业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共950例,年龄≥65岁,且已接受CIED治疗的患者,每人接受10个与MRI检查相关的问题.结果95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77±10)岁,其中男536例(56.4%).植入CIED前......

    作者:刘兴鹏;田颖;任明;周菁;何泉;储慧民;刘启明;李述峰;高兵兵 刊期: 2015- 04

  • 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伴心房扑动射频消融一例

    经导管射频消融已成为快速心律失常首选根治性治疗措施,但是对合并心脏畸形的患者有其特殊性,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persistentleftsuperiorvenacava,PLSVC)与其他胸腔静脉畸形相比是常见的一种,本文报告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合并心房扑动(房扑),射频消融1例.患者男,62岁,因心悸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心电图:房扑(Ⅰ型)(图1(A)),Ⅱ、Ⅲ、aVF......

    作者:曹佳宁;杨承健;陈英;金艳;杨军;黄强;徐欣 刊期: 2015- 04

  • 心房主动电极导线晚期心脏穿孔一例

    患者女,46岁,2014年1月26日因“反复心悸不适4d”入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入院前1个月上呼吸道感染史,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不适,不伴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无黑矇、晕厥,无气喘及呼吸困难,无咳嗽、咳痰.心悸不适曾反复出现,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三度房室阻滞,室性逸搏心律,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急性心肌炎”,给予激素等治疗.本次急诊入院时复查心电图示三度房室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图1).......

    作者:杜荣增;姜正南;钱骏;吴骏;周烨;陈广华;梁仪;严金川 刊期: 2015- 04

  • 心外膜起搏电极植入技术及应用

    心外膜起搏电极的应用历史很早,早用于心脏起搏的电极导线均为放置在心外膜的电极片.早期的心外膜起搏电极易损坏,且存在感知功能差、易发生慢性输出阻滞等.自1958年Furman等首次经静脉放置心内膜电极导线后,心外膜起搏电极导线已很少应用,但仍是心内膜电极导线的必要补充.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特别是激素电极导线的普遍应用[1-2],目前心外膜起搏电极的性能已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外科技术的发展也为心外膜起搏......

    作者:任崇雷;高长青 刊期: 2015- 04

  • 左心室多部位起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使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明显获益[1-2].但CRT也存在30%左右的无反应性[1]及潜在的致心律失常的作用[3-5].近年来新的CRT植入技术的改革,使得左心室多部位起搏CRT(multi-siteleftventricularpacingCRT,MSLVCRT)逐渐进入临床医生的视线[6-7].部分临床研究提示,与目前传统方式双心室起搏CRT(bi-ventricul......

    作者:陈慧;蓝荣芳;徐伟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