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环肺静脉电隔离加心房线性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多中心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电隔离加心房线性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481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多中心临床注册研究(AFCT研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分单一环肺静脉电隔离组(CPVI组,205例)和环肺静脉电隔离加心房线性消融组(CPVI+LL组,276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3、6和12个月的成功率.结果CPVI+LL组手术时......
作者:刘育;黄鹤;吴钢;袁明杰;唐艳红;王晞;黄从新 刊期: 2013- 01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探讨.方法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完成房颤导管消融术402例,其中阵发性房颤300例,持续及长期持续性房颤102例,男237例,女165例,年龄26~85(61.3±8.5)岁.阵发性房颤采用环肺静脉消融术式,部分病例结合神经节消融,持续及长期持续性房颤在环肺静脉消融基础上,采用递进式消融策略.对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2例房颤消融......
作者:蔡衡;万征;聂晶;姚薇;程晔;张亮;周金台 刊期: 2013- 01
-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心脏静脉夹层的处理
目的总结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中心脏静脉夹层的发生情况和处理方法,为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经验.方法选取2001年12月至2012年5月符合CRT适应证的患者348例.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充分显示心脏静脉各属支,将左心室导线植入靶静脉.观察心脏静脉夹层的发生情况、处理方法和结果.结果335例患者成功植入CRT,手术成功率为96.3%.共14例出现心脏静脉夹层,发生率为4.02%.8例为轻度夹层,密切观察后......
作者:严激;陈康玉;徐健;芮世宝;钱钧;汪靖;杨玉雯 刊期: 2013- 01
-
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切除术治疗儿童心耳部位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Carto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及心耳切除术对小儿起源于心耳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疗效以及起源于心耳房速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因房速接受Carto电解剖标测射频消融患儿17例中证实为起源于心耳部位的房速5例,年龄3.2~12.8(8.1±4.6)岁,分析本5例患儿临床资料、心电图特点.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对相应心耳行冷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消融,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病例行外科心耳切除并观察......
作者:李小梅;刘海菊;吴清玉;潘广玉;李延辉;张宴 刊期: 2013- 01
-
家庭监测系统在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中的多中心注册研究
目的评价远程无线家庭监测系统(homemonitoringsystem,HM)在心力衰竭进行再同步治疗(CRT)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全国30家医院植入百多力(Biotronic)公司具有HM功能的CRT患者,共73例.应用HM系统每日自动传输CRT信息,特殊报警事件随时传送.植入后3、6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诊室随访.结果73例患者中,4例(5.5%)一......
作者:陈柯萍;华伟;戴研;宿燕岗;陈泗林;沈法荣;张澍 刊期: 2013- 01
-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致QT间期延长及T波倒置一例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主要成分是盐酸达克罗宁(对丁氧基-β-哌啶苯基乙基酮盐酸盐),因其麻醉效果好、毒性低、中枢影响小,且作用快而持久、无变态反应,现在广泛应用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胃镜等内镜检查的黏膜浸润麻醉[1].长期以来,盐酸达克罗宁潜在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其是对心脏复极方面的影响一直未被重视,国内外亦无相关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应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麻醉行胃镜检查后患者出现QT间期的明显延长及T波......
作者:贾静静;甘红梅;董颖雪;高连君;张树龙;夏云龙;尹晓盟;常栋;杨延宗 刊期: 2013- 01
-
短QT综合征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短QT综合征(shortQTsyndrome,SQTS)是一种编码心肌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其功能异常从而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的疾病.这是近年来才被逐渐正确认识并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种新的心律失常综合征.临床上,该综合征以持续性QT间期和心室或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高尖、家族性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反复发作晕厥和心脏性猝死为特征.随着研究......
作者:刘宝鑫;徐亚伟 刊期: 2013- 01
-
右束支阻滞心力衰竭患者能从心脏再同步治疗获益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目前众多心力衰竭防治指南推荐的中重度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已经证实在适当选择的心力衰竭患者中CRT可显著提高心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减少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提高生存率[1-2].2010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对心力衰竭的器械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指出CRT对于合并典型的左束支阻滞(LBBB)的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心力衰竭以及Ⅰ/Ⅱ级合并......
作者:樊晓寒;华伟 刊期: 2013- 01
-
肾去交感神经对心房神经节刺激诱发心房颤动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导管消融肾交感神经后对心房右前神经节(ARGP)刺激诱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13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7)和消融组(n=6).对照组犬于右侧第4肋间开胸,采用不同电压高频刺激(20Hz,0.1ms)ARGP,观察心率减慢和房颤诱发情况;消融组犬先监测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后行双侧经皮介入肾动脉消融,喂养6周后ARGP刺激同对照组.消融组犬在肾动脉消融前及后6周取静脉血检测......
作者:于胜波;代子玄;邹明辉;王徐乐;肖金平;赵庆彦;黄从新 刊期: 2013- 01
-
氢氧化钠介入制作大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模型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器质性病变导致窦房结冲动形成障碍,或窦房结至心房冲动传导障碍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常伴多种心律失常.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建立实验性窦房结功能损伤(SND)动物模型是研究和开发防治病窦综合征药物和其他治疗方法的可靠手段.本实验采用介入方法,探讨甲醛、氢氧化钠等药物制作大鼠病窦综合征模型的可行性.......
作者:耿乃志;陈畑宇;张硕辛;刘丽霞;吴亚萍;刘丹丹;陈磊 刊期: 2013- 01
动态资讯
- 1 床边气囊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
- 2 QT离散度何去何从?
- 3 可程控VV间期的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评估
- 4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起搏阀值的影响
- 5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一级预防的费用-效果分析
- 6 进一步提升对心房颤动的治疗质量
- 7 经冠状动脉造影顺行心脏静脉显影在左心室导线植入中的应用
- 8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策略
- 9 希氏束旁逆传递减性房室旁路所致的持续性交界区反复性心动过速一例
- 10 第四届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研讨会暨手术演示会会议纪要
- 11 原位心脏移植术后1.5年发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一例
- 12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三度房室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 13 典型心房扑动波终末成分形态与右心房游离壁电压相关性研究
- 14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创刊征稿启事
- 15 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正常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 16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脏再同步治疗指南解读
- 17 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一例
- 18 植入型心电监测仪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
- 19 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20 Ajmaline试验诊断心电图表现正常的Brugada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