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应答研究进展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成为心室收缩不同步心力衰竭(心衰)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但目前对CRT有无反应尚无统一标准.大多研究从以下方面评估反应性:心衰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预后及病死率、逆重构情况.有文献总结,不反应的发生率为30%~45%[1].而仍有一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显改善,甚至如同正常人,这种治疗效果称为超应答(superresponse,SR......
作者:王青青;宿燕岗 刊期: 2017- 04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
1.研究现状:心房颤动(AF)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1],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中也可发生,由于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动脉栓塞等,因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据统计,AF总体人群患病率为0.4%~1.0%,60岁以后每10年发病率增加1倍,80岁以后发病率可达8%~10%[3].......
作者:张凯;赵志强;李广平 刊期: 2017- 04
-
心房颤动脑卒中预防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1].根据2004年发表的中国数据,我国30~85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2].......
作者:杨艳敏;张澍 刊期: 2017- 04
-
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抗凝治疗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显著增加患者发生脑卒中和血栓栓塞的风险.以华法林为代表的口服抗凝药治疗早已证实可显著降低上述风险[1-6].此后多种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也陆续被证实用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相比华法林具有相当或更优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更好的安全性[7-9].抗凝治疗已成为房颤处理策略中的首要环节[10-11].......
作者:张涛;杨艳敏 刊期: 2017- 04
-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口服抗凝药安全性观察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华法林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的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63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并根据入院前服用抗凝药种类分为3组,3组患者参照指南分别接受华法林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达比加群酯组(110mg,每日2次)及利伐沙班组(20mg,每日1次)治疗,术前不间断抗凝......
作者:陈诤;李晓宏;蓝荣芳;狄文成;吉文庆;余洪松;徐伟;马冬辉 刊期: 2017- 04
-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在亚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是指不伴有人工机械性瓣膜和中重度二尖瓣狭窄(通常由风湿热引起)的心房颤动(房颤)[1-2].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心脏瓣膜病患者发生房颤时,不会导致左心房明显低流量或低流速,因此不会显著增加房颤相关的栓塞风险.NVAF形成的血栓约90%位于左心耳,其形成可能与血液淤滞、内皮损伤或高凝状态等复合因素有关[3-4].4大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剂(......
作者:蔡洁玲;孙育民 刊期: 2017- 04
-
起搏器ApScan功能在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睡眠呼吸暂停(SA)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却常被低估.具有ApScan算法的起搏器可以利用分钟通气量传感器计算呼吸紊乱指数(RDI).本研究旨在评估ApScan-RDI(Ap-RDI)对SA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入选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在阜外医院植入带有ApScan算法的起搏器患者,共38例.收集患者以下资料: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填写Epworth嗜睡......
作者:陈若菡;陈柯萍;戴研;张澍 刊期: 2017- 04
-
新疆地区35家不同级别医院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
目的探讨新疆部分地区各级医院之间及相同级别不同医院之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是否存在差距.方法采用查询电子病历及存档病历的方式,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新疆地区35家医院的住院病历进行筛选,筛选出院诊断为房颤的病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抗凝组、抗栓组、未抗组.结果共入选5953例房颤患者,年龄(67.9±12.0)岁,男∶女=1.44∶1采用CHA2DS2-VASc血栓栓塞风险评......
作者:宋诗飞;若扎·包拉特江;吴敏;李耀东;张疆华;邢强;芦颜美;汤宝鹏;周贤惠 刊期: 2017- 04
-
从脑卒中看心房颤动抗凝的二级预防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总数约为3350万[1].脑卒中是房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Framingham研究显示房颤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5倍[2].与此同时,房颤卒中后再发卒中的可能性更高,病情也更严重,因此房颤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沈尤美;郦明芳;陈明龙 刊期: 2017- 04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围术期抗凝治疗策略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1-2].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4-5].据统计,2014年我国房颤导管消融术已达1.7万台[6],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作者:吴翔;徐伟 刊期: 2017- 04
动态资讯
- 1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研究十年回顾
- 2 心脏再同步治疗在轻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3 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房肌内游离钙的测定
- 4 睡眠呼吸暂停致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5 持续性心房颤动消融终止对术后窦性心律维持及复发的影响
- 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心房扑动一例
- 7 普遍PR段下移伴普遍ST段抬高——急性心包炎早期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
- 8 导管消融治疗右心室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9 24年来心房颤动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
- 10 长PR间期文氏型房室阻滞二例
- 1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 12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内阻滞的评价
- 13 砥砺前行,共鉴辉煌——中国心脏起搏事业10年回顾
- 14 希氏束旁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
- 15 50例心脏再同步治疗并发症分析
-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的长期随访
- 17 经静脉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 18 心律失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9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生活质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