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7年第04期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口服抗凝药安全性观察

陈诤;李晓宏;蓝荣芳;狄文成;吉文庆;余洪松;徐伟;马冬辉

关键词:心房颤动,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 围术期
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在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华法林及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ACs)的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63例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或冷冻球囊消融的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并根据入院前服用抗凝药种类分为3组,3组患者参照指南分别接受华法林组(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达比加群酯组(110 mg,每日2次)及利伐沙班组(20 mg,每日1次)治疗,术前不间断抗凝至少3周,消融术后至少持续3~6个月,首要观察终点为围术期主要出血事件,次要观察终点为其他出血事件及栓塞事件.结果 3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华法林组和利伐沙班组各有1例患者术后发现假性动脉瘤,达比加群酯组1例患者出现心脏压塞,其他出血事件方面华法林组与达比加群酯组及利伐沙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8.3%(13/71)对12.0%(13/108)对19.0%(16/84),P=0.345].3组患者均未出现围术期栓塞事件.结论 房颤消融围术期应用达比加群酯或利伐沙班相较华法林安全性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