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心脏再同步治疗20周年回顾

    2014年是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20周年。在此,本文回顾了CRT由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全过程,评论了目前患者植入CRT器械后专家需面对的问题。......

    作者:华伟;张澍 刊期: 2015- 01

  • 精彩2014--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光阴荏苒,又是新的一年。回顾2014,心律失常研究又给我们奉献了一场饕餮盛宴。我很高兴再次和同道们分享一下去年的10大研究,这些研究必将对未来数年的心律管理领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张澍 刊期: 2015- 01

  • 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不必要放电二例

    患者男,60岁,因“扩张型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于2010年6月植入除颤器(InSyncMaximo7304,美国美敦力公司),按照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二级预防常规设置诊断参数,即室速区(VTZone)400ms,快室速区(FVTZone)320ms,心室颤动(室颤)区(VFZone)260ms。术后3个月行常规起搏器复查时,发现有室性事件记录,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ATP)可以终......

    作者:沈敏 刊期: 2015- 01

  • 单中心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适应证患者5年随访

    目的:研究符合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应证的患者中,植入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与未植入ICD患者相比的远期预后和转归的差异。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住院的ICD适应证患者基本资料及相关病史,记录入院期间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出院5年后电话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入选152例ICD适应证患者中,植入ICD/CRT-D患者26例,其中......

    作者:朱雯晴;柏瑾;王蔚;吴妍;宿燕岗;葛均波 刊期: 2015- 01

  • 磁导航指导下室性心动过速导管消融与手动导管消融比较的荟萃分析

    目的:探讨磁导航指导下室性心动过速(VT)导管消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之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内容为关于磁导航指导下VT导管消融(RMN)与手动导管消融(MCN)的文献,比较2种消融方式下即刻成功率、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曝光时间等相关数据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经检索有4篇文献纳入,共328例患......

    作者:吴莹;王炜;李库林;郑杰;张常莹;刘晓宇;崔志敏;郁志明;王如兴 刊期: 2015- 01

  • 经皮心包穿刺术进行室性心律失常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经皮心包穿刺技术应用于室性心律失常(VA)心外膜标测和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剑突下行心包穿刺术(Sosa法)进行心外膜标测的40例VA患者,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6±13)岁。合并非缺血性心肌病(NICM)16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11例,缺血性心肌病(ICM)3例,特发性VA10例。分析患......

    作者:薛玉梅;詹贤章;廖洪涛;方咸宏;魏薇;刘洋;廖自立;邓海;吴书林 刊期: 2015- 01

  • 心腔内超声指导下消融左心室前组乳头肌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目的报道单中心应用心腔内超声(ICE)指导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前组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标测与消融的结果。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ICE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左心室前组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例。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合并室性早搏(室早)者3例、频发室早者3例,男4例,女2例,年龄14~52(35.1±15.2)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证......

    作者:余金波;杨兵;张凤祥;居维竹;杨刚;陈红武;顾凯;郦明芳;陈明龙 刊期: 2015- 01

  • 召开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的通知

    由世界心律失常学会(WorldSocietyofArrhythmia,WSA)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承办,并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学术支持的第15届世界心律失常大会将于2015年9月17日至20日在中国北京举行。WSA创建于1978年,旨在推动世界范围心电生理和起搏领域的教育及培训工作。WSA成立至今,每4年举办1次学术年会,曾于美国、法......

    作者: 刊期: 2015- 01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5- 01

  • 召开第一届全国小儿心律失常学术会议的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