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年第6期文章
  • 精确定位室间隔起搏的方法学研究进展

    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为传统起搏方式,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导线植入较容易,易固定,在心内膜可获得长期稳定、可靠的起搏参数.该技术自用于临床以来挽救了无数缓慢心律失常患者生命.但是,RVA起搏是一种非生理性起搏,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会改变正常心脏的激动收缩顺序,导致QRS时限增宽,改变心脏收缩的同步性,进而导致心脏组织及电学重构、心脏收缩功能下降,终发生心力衰竭.另外,RVA起搏可产生使房......

    作者:沈法荣;金红峰 刊期: 2011- 06

  • 增龄对犬心房和肺静脉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增龄对犬心房和肺静脉电生理学特性影响.方法17只杂种犬按年龄分为两组,成年犬7只,老年犬10只,做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P波平均时限和P波离散度;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左、右心耳电极,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肺静脉电极,测量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ERP离散度及频率适应性.结果与成年犬相比,老年犬的P波平均时限延长,P波离散度增大;右心耳和冠状静脉窦近端ERP延长,左心耳和冠状静脉窦远端......

    作者:甘天翊;许国军;周贤惠;汤宝鹏;姜涛;李耀东;张健;李发鹏;毛婷 刊期: 2011- 06

  • 经皮导管乙醇消融猪左心室后乳头肌预防心室颤动的实验研究

    目的近期研究认为富含浦肯野纤维的左心室后乳头肌存在明显的心电不均一性,可能是心室颤动(室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区域.本实验探索以经皮导管乙醇消融左心室后乳头肌,破坏致心律失常基质,从而预防和治疗室颤的可行性.方法13只猪麻醉后,行双侧股动、静脉穿刺,置入鞘管及标测导管.后乳头肌消融术前,所有动物均以程序期前刺激诱发室颤.在经超声心动图和X线引导下,将微导管连同0.014s导丝通过导引导管刺入左心室后......

    作者:周旭;郭雷生;蔡军;隗冬梅;石亮;杨刚;刘小青;杨新春 刊期: 2011- 06

  • 神经节丛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脏神经节丛(GP)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24只杂种犬随机分为GP消融组(n=12)和对照组(n=12).在左、右心室表面分别缝一10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记录心底部至心尖部4个不同部位电图,分别测量各个部位GP消融前和消融后伴或不伴迷走神经刺激时的有效不应期(ERP),测量ERP的空间离散度.随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持续体表心电图记录1h,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

    作者:何文博;何勃;鲁志兵;黄兵;吴柳;胡笑容;崔博;黄从新;江洪 刊期: 2011- 06

  • 单纯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的远期心电生理效应

    目的探讨系统消融犬心外膜脂肪垫(完全去迷走神经)的远期心电生理效应.方法成年雄性杂种犬16条,随机分为消融组和假手术组(各8条).消融组犬经开胸途径消融心外膜所有可视脂肪垫,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术后8周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定右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尖部及右心室流出道等部位的不应期,并进行房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诱发.结果术后8周实验组基础心率(163.8±12.2)次/min显著高于假......

    作者:尹先东;刘兴鹏;毛俊;张颖;闫倩;董建增;马长生 刊期: 2011- 06

  • 低强度自主神经节刺激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6h低强度自主神经节(GP)刺激对犬心房电生理性质的影响.方法22只成年杂种犬开胸暴露心脏,在左右心房、左右心耳及肺静脉缝置多极电极导管用以记录和刺激.实验组16只犬同时在左上GP及右前GP予以6h低强度高频刺激(0.1~1.0V),使心率下降10%.对照组6只犬在心房远离GP处给于同样6h低强度刺激(无心房激动).刺激前、刺激开始时及6h刺激后测定各部位有效不应期(ERP)及心房颤动(房......

    作者:吴柳;鲁志兵;何勃;何文博;黄兵;崔博;胡笑容;江洪 刊期: 2011- 06

  • 起搏治疗对心脏自主神经基质改变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障碍对心脏神经基质的影响,以及右心耳(RAA)和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对神经重构的作用.方法28只犬随机分为窦房结损伤组、RAA起搏组、房室结损伤组和RVA起搏组.7只健康犬作为对照组.14只犬用20%甲醛滤纸片外敷窦房结区损伤窦房结,其中7只犬将起搏电极导线缝合固定于RAA上,以90次/min行心房起搏.另外14只犬于房室交界区注入无水乙醇损伤房室结,其中7只犬将起......

    作者:于阳;曲秀芬;刘丽;尹德春 刊期: 2011- 06

  • 迷走神经刺激对心力衰竭兔跨室壁离散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对心力衰竭兔跨室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用阿霉素制作兔心力衰竭模型,采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分别记录10只正常兔和9只心力衰竭兔左心室心肌内、中、外膜3层的MAP,分别于刺激前、后记录MAP,测量90%的动作电位时限(MAPD90),分析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的变化.结果在迷走神经刺激前,心力衰竭组与正常组比较,MAPD90有所缩短,TDR则明显增大(P<0.05);......

    作者:师幸伟;程冕;白融;阮磊;闫杰;侯宏伟;宋玉娥 刊期: 2011-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