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快速性心律失常“孤儿药”应用现状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欧洲组织目前统计,全球约有130余种心血管罕见病,包括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Ebstein畸形、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糖原累积症、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CPVT)等,绝大多数是遗传性疾病,易发生遗传性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率极......
作者:黄瑞珠;彭健 刊期: 2015- 06
-
心肌细胞内钙异常介导的心律失常中晚钠电流的可能作用
正常心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比细胞外低约1000倍,钙内流是影响心脏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因素,而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再灌注、心肌肥大、儿茶酚胺敏感性增高等病理情况及某些钙相关的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常造成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引起早后除极或迟后除极,触发心律失常。这些与细胞内钙异常相关的室性心律失常通常病情重、危及患者生命,但目前临床对这类心律失常的治疗仍存在极大困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胞内钙超载介导的心律......
作者:卫晓红;霍勇;任璐;吴林 刊期: 2015- 06
-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
从20世纪60年代第1例永久性起搏器(PM)植入开始,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不断增加。适应证不断扩展,由心脏起搏功能,延伸至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领域[1-4]。与此同时,随着CIED不断植入,CIED相关感染的问题逐渐凸显,甚至日趋严峻[5-8]。CIED感染的发生是由装置、病原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一种......
作者:刘俊鹏;杨杰孚;佟佳宾 刊期: 2015- 06
-
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在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前景
晚钠电流抑制剂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特别在心室肌细胞复极时间延长,相关的心律失常疗效明确,而且与传统钠通道阻滞剂(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相比,仅有较低的致心律失常作用。近年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表明选择性晚钠电流抑制剂在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也有疗效,单纯抑制晚钠电流的药物在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同时,心室的安全性高,不增加心律失常性病死率,有可能成为未来房性心律失常治疗的新方向。......
作者:杨巧梅;吴林 刊期: 2015- 06
-
接触力感知技术指导下心房内消融的在体研究
目的本研究利用猪(Cedars-Sinai心脏研究所动物中心)在体右心房射频消融实验,确定心房内消融时不同能量设置下安全有效的导管组织接触力(CF)。方法利用盐水灌注CF感知导管,分别以20W或30W射频能量输出40s,在6只实验用猪的在体右心房内不同位点进行射频消融。记录分析导管CF、局部双极电压、导管组织接触面阻抗以及射频所致损伤特征。结果40次射频能量释放被分为4组,1组:20W/CF10(......
作者:刘恩照;刘彤;Michael Shehata;王勋章;许纲;李广平 刊期: 2015- 06
-
交感神经在犬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活性与神经重构在犬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只)和模型组(6只)。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血管;模型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心房支的方法构建心肌梗死后新发房颤模型。记录基础状态、缺血30min、2h、4h房颤诱发率、交感神经放电幅度及频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肌和肾脏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浓度。结......
作者:印婷婷;娜几娜·吾格提;周祁娜;周贤惠;祖克拉·吐尔洪;张宇;李晋新;李耀东;张玲;张疆华;邢强;汤宝鹏 刊期: 2015- 06
-
2015年《HRS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远程询问与监测专家共识》解读
自2008年心律学会(HRS)/欧洲心律协会(EHRA)发布《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监测的专家共识》以来[1],新型植入设备和新的监测手段不断更新。大量涌现具有数据远程传输能力的装置为开展远程监测(remotemonitoring,RM)带来了可能,关于RM的研究证据也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HRS近期组织专家原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撰写了2015年《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远程询问与监测专家共识》(《共识》)......
作者:宿燕岗;梁义秀 刊期: 2015- 06
-
永久起搏器被动导线引起迟发心房穿孔一例
永久起搏器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的基石。国内外文献报道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其中导线穿孔发生率为0.3%~1.2%,少见且后果严重[1-2],而被动导线相关的迟发心肌穿孔则更为罕见。本例为植入双腔永久起搏器(被动固定导线)术后10个月发现心房阈值增高,术后7年经影像学证实为心房导线穿孔,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作者:郑晶;董颖雪;杨延宗;高连君;张树龙;夏云龙;常栋;于晓红;邱接 刊期: 2015- 06
-
左心室多位点起搏心脏再同步治疗初步应用经验
患者女,77岁,活动后胸闷、气短1年,加重半年。1年前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间断有夜间憋醒,当地医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予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后症状减轻。近半年心衰加重,药物控制不佳就诊。既往高血压史4年。无冠心病、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10/70mmHg(1mmHg=0.133kPa),心率6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完全......
作者:华伟;丁立刚;樊晓寒;刘志敏;张澍 刊期: 2015- 06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第19卷主题词索引
......
作者: 刊期: 2015- 06
动态资讯
- 1 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和神经重构的影响
- 2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学习曲线分析
- 3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分子重构的研究
- 4 迷走神经和肺静脉刺激对心房肌动作电位和乙酰胆碱激活钾电流的影响
- 5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稿约
- 6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 7 逆行主动脉射频消融致主动脉破裂一例
- 8 开展室性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以预防心室颤动
- 9 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HCN通道及5-HT4-R表达的研究
- 10 束室旁路作为前传支参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一例
- 11 左心房室间期及其临床意义
- 12 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内环形折返激动一例
- 13 可溶性ST-2和Galectin-3水平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心房颤动的相关性分析
- 14 第一届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研讨会延期举行
- 15 经胸阻抗监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 16 直视下左心房后壁射频消融微创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的临床对照研究
- 17 马汉姆纤维的自律性以及对有效消融的反应
- 18 心肌组织多普勒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 19 起搏系统感染的病因及防治
- 20 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前QRS-T形态筛查通过率及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