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接触力感知技术指导下心房内消融的在体研究
刘恩照;刘彤;Michael Shehata;王勋章;许纲;李广平
关键词:射频消融, 心房, 接触力, 损伤
摘要:目的本研究利用猪( Cedars-Sinai心脏研究所动物中心)在体右心房射频消融实验,确定心房内消融时不同能量设置下安全有效的导管组织接触力( CF )。方法利用盐水灌注CF感知导管,分别以20 W或30 W射频能量输出40 s,在6只实验用猪的在体右心房内不同位点进行射频消融。记录分析导管CF、局部双极电压、导管组织接触面阻抗以及射频所致损伤特征。结果40次射频能量释放被分为4组,1组:20 W/CF 10(7~12)g,n=11;2组:20 W/CF 20(15~22)g,n=7;3组:30 W/CF 9(7~11)g,n=11;4组:30 W/CF 19(16~33)g,n=11。高温致射频释放自动中止现象发生5次(3组内1次;4组内4次)。尸检确认无效消融(无肉眼可见性损伤)位点5处(1组内2处;3组内3处)。剩余30处消融位点均为透壁性损伤(中位数心房壁厚度,1组:2?.5 mm;2组:2:.0 mm;3组:3 y.0 mm;4组:2?.5 mm)。各消融位点局部双极电压与心房壁厚度线性相关(r=0o.40,P<0.05),与局部CF不相关。不同组间射频消融时的局部双极电压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69?.7%±18 q.0%;2组:53?.6%±25?.3%,3组:46ˉ.8%±28 E.9%,4组:71 S.3%±23?.7%,P>0'.05)。1组与2组之间阻抗下降值或大心外膜损伤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组:(121.4±113.0)Ω,(4a.2±0ê.9)mm;2组:(17 a.6±15 c.7)Ω,(4?.1±0?.9)mm;P>0¢.05]。3组阻抗下降值或大心外膜损伤直径与4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20ó.7±13?.3)Ω,(4 W.4±0?.8)mm;4组:(32.7±12.4)Ω,(5.3±0?.8)mm;P>0?.05]。4组阻抗下降值及大心外膜损伤直径显著大于1组和2组( P<0?.05)。 CF变异性对射频消融有效性及安全性无影响。结论30 W结合较大CF(>15 g)可产生有效损伤,但高温风险较大。较低CF(≈10 g)是无效消融的主要原因。设置40 s放电时间,20 W/20 g可能是产生安全有效消融损伤的合理参数组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