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
刘俊鹏;杨杰孚;佟佳宾
关键词:心血管, 植入型, 电子器械, 围术期, 病原微生物, 相关感染,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律转复除颤器, 永久性起搏器, 宿主, 抗生素, 预防性使用, 微生物数, 生物毒性, 起搏功能, 临床应用, 规范使用, 防御能力, 大量繁殖, 适应证
摘要:从20世纪60年代第1例永久性起搏器( PM )植入开始,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CIED )的临床应用不断增加。适应证不断扩展,由心脏起搏功能,延伸至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及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领域[1-4]。与此同时,随着CIED不断植入,CIED相关感染的问题逐渐凸显,甚至日趋严峻[5-8]。 CIED感染的发生是由装置、病原微生物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宿主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假说[9],当这种平衡被打破,病原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终导致感染发生。许多因素都影响着这种平衡,比如侵入病原微生物数量或合并新的感染,病原微生物毒性以及侵袭力,宿主自身的防御能力等等,其中围术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是其中很重要的环节。 CIED围术期使用抗生素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规范使用,我们将在以下内容进行阐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