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高原驻守官兵体检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高原驻守官兵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90例高原驻守官兵作常规心电图检查.按心律失常发作的类型、驻守时间和驻守海拔高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90例被检者中,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9.81%,其中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缓、各种期前收缩占80.67%.海拔3000~3500m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海拔>4000m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5.00%、26.82%(P1年组心律失......
作者:李峤珂;江国强;毛建斌;刘政 刊期: 2011- 03
-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改良术中急性房室阻滞患者的远期随访
房室阻滞(AVB)特别是三度AVB为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严重并发症,易出现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径改良术中及术后,如何避免出现AVB是消融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朱莉;阮中宝;陈明龙;鄢春喜;任寅;陈各才;翟为洪;张宜生 刊期: 2011- 03
-
射频消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动过速
目的报道一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机制及射频消融效果.方法共入选22例(男8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持续性房速患者,在心动过速状态下采用三维电解剖系统建立右心房或左心房激动标测图和电压图,标出瘢痕区、低电压区及双电位区,并揭示心动过速的机制.根据标测结果选择心动过速的关键峡部或起源点进行消融.结果22例患者共标测33种心动过速,17例次房速起源于右心房(51.5%),16例次房......
作者:张劲林;苏晞;唐成;张勇华;韩宏伟;李振;蒋萍;程光辉;邓成刚 刊期: 2011- 03
-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临床研究
目的利用超声多普勒优化房室间期后,比较右心室心尖部(RVA)起搏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搏对左、右心室间收缩同步性的差别.方法(1)共入选45例三度房室阻滞患者,其中男16例,女29例.RVA组31例,RVOT组14例,出院前进行程控.(2)将感知的房室间期(SAV)由70~170ms递增,每次递增20ms,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心肌做功指数(MPI),将MPI小时的SAV确定为适SAV.......
作者:刘志敏;陈柯萍;陈若菡;华伟;王方正;张澍 刊期: 2011- 03
-
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持续性心房颤动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的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心率控制与节律控制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06年在我院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197例,按术后心律情况分为窦性心律组(n=100)和心房颤动(房颤)组(n=97).收集患者基本资料,以患者手术结束为试验起始时间,随访术后发生脑卒中及心脏性死亡情况,平均随访(2.4±0.5)年.并记录患者术后第7天超声心动图及出院后复查的超......
作者:钱峰;傅朝蓬;张泽灵;李莉 刊期: 2011- 03
-
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室性早搏临床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起源于左后分支的室性早搏(PVC)的临床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经验.方法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且频发PVC的患者(男5例,女3例),其中5例伴有阵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年龄19~54(42.7±10.6)岁.其中3例患者行常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5例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在左后分支标测到早心室激动点处给予温度控制下射频导管消融.结果8例患者术前均以体......
作者:韦伟;赵英杰;刘霄燕;贾玉和;王靖;毛克修;楚建民;张澍 刊期: 2011- 03
-
国内首例应用Carto3系统成功指导射频消融心房颤动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阵发性心悸、胸闷1年,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十小时不等,多次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房颤),可自行转复窦性心律,口服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无效,来我院行房颤导管消融术.入院查体、实验室检查、X线胸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既往身体健康.入院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d,并于消融前12h停用,消融前1d行左心房及肺静脉CT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排除心房血栓,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行房......
作者:马坚;胡继强;杨倩;廖自立;张澍 刊期: 2011- 03
-
肾功能衰竭致心电图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一例
本院近期收治1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巨大倒置T波,不对称,伴QT间期明显延长,符合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该心电图改变,临床比较少见,且少有肾功能衰竭致尼亚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病例的报道,现报道1例.......
作者:弓旭东;张冰;陆志华 刊期: 2011- 03
-
心房颤动中与心房相关的钾离子电流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的形成包括触发和维持两个因素.触发因素为异位冲动的发放,维持因素为心房的结构重构和电生理重构.心房的结构重构是心房纤维化,电生理重构包括有效不应期(ERP)缩短、不均一性增加以及频率适应性下降,这两种心房重构有利于折返的形成,也被称为房颤的基质.心肌的复极化占据了ERP的大部分,加快复极化可以引起ERP重构.钾离子电流是复极化过程中重要的外向电流,决定着膜电位和ERP,它们在房室分......
作者:陈雯雯;陈颖敏 刊期: 2011- 03
-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展
室性心律失常(VA)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PVC)、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扑动与颤动(VF).VA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尤其是发作时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VT和VF,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VA不仅可以发生于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与心力衰竭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原发性VA.近年来,一些遗传性VA如长QT综合征、短Q......
作者:曹克将 刊期: 2011- 03
动态资讯
- 1 儿童室间隔修补术后远期心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 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
- 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 4 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治疗超级反应患者的临床特征
- 5 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常见的设备故障及处理
- 6 左心室心脏再同步治疗超反应二例
- 7 紊乱的心房颤动波在肺静脉内及其口部的分布特点
- 8 系统认识人类心脏整体电活动
- 9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Carto系统与常规标测方法指导消融的对比研究
- 10 是否Brugada综合征的变异型
- 11 导管消融源于左上肺静脉的心房颤动二例
- 12 经静脉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极导线断裂一例
- 13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学术双年会会议纪要(心脏起搏部分)
- 14 室性心动过速致双腔起搏器噪音反转并心室安全起搏一例
- 15 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的预测因素
- 16 特发性J波伴发恶性心律失常二例
- 17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远程心电监测随访的意义
- 18 左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19 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右心室起搏部位的选择
- 20 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分化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