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起搏系统感染的病因及防治
起搏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国内和国外报道分别为2.1%和0.4%~6.0%[1].起搏系统感染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也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了解起搏系统感染的病因并进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将会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作者:鲁洁;陈柯萍 刊期: 2005- 05
-
2006年全国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
作者:<高血压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5- 05
-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室性心律失常
不同病因的心脏病在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尽管VA是心脏病患者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但对其发生机制的认识和治疗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研究表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升高在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1].......
作者:谢荣盛;富路 刊期: 2005- 05
-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
目的目前有研究发现,室性心动过速(VT)的发作常常伴有低频成分的损害,并且有动态性改变.本文研究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改变,以期揭示自主神经系统状态与NSVT的关系.方法选择记录有NSVT的动态心电图96份,按有无心脏病分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组(A组)5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组(B组)40例,另选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C组).分析各组24hHRV以及NSVT发作前2......
作者:曲哲;陈葵;黄从新;邓汉华;胡曙萍;葛建;左进 刊期: 2005- 05
-
表现为双向室性心动过速的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儿茶酚胺敏感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catecholaminergic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CPVT)是一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早由Leenhardt等[1]于1995年提出,指运动或儿茶酚胺在3个以上连续心搏可引起两种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形态,多为双向或多形室速[2];同时无电解质紊乱、药物或器质性心脏病等可导致多形室速/心室颤动(室颤)的因素存在.......
作者:李翠兰;边红;胡大一;王长华;李洁;许玉韵 刊期: 2005- 05
-
左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repetitivemono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RMVT)在临床上很常见,表现为频发室性早搏(室早),部分成对、成串,以及反复发作与室早相同形态的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单形VT,这类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患者,常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近发现这种特征的VT部分也可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具有和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ightve......
作者:张劲林;王方正 刊期: 2005- 05
-
合并完全性房室阻滞的肾上腺能依赖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二例
长QT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是一类可能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综合征,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大类型.......
作者:王树水;李虹;区曦;曾少颖;李渝芬 刊期: 2005- 05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评价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室早)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早,5例左心室流出道(LVOT)室早,2例左心室流人道室早,分别采用起搏标测或起搏与激动标测结合的方法进行标测消融.结果消融术成功的有47例,好转的有5例,失败2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仅1例患者在术中诱发心室颤动,经电复律成功.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作者:梁锦军;黄从新;杨波;江洪;唐其柱;刘秀娟;刘华芬;王晓红 刊期: 2005- 05
-
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
目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器质性心脏病猝死的主要机制.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Twavealternans,MTWA)是近年来无创评价和预测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及心脏性猝死的新方法.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TWA与室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ystem剑桥心脏诊断系统(CambridgeHeart.HeartwaveTM),以频谱法检测45例健康志愿者及82例可疑室性心律失常者(其中......
作者:许原;黄织春;郭继鸿;李学斌;张海澄 刊期: 2005- 05
-
发热引起Brugada综合征样心电图改变一例及与发热有关的Brugada综合征文献复习
Brugada综合征的特异性心电图改变是诊断Brugada综合征的必要条件,可以时隐时现.但基础心电图正常,只在发热时表现出Brugada样心电图则少见,国内仅见2例发热时V1~V4导联ST段穹隆样抬高,体温正常后恢复正常心电图的报道[1,2].本院发现l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葵;黄从新;朱刚艳;邓汉华;曲哲 刊期: 2005- 05
动态资讯
- 1 阿利吉仑及贝那普利对犬快速心房起搏心房离子通道重构的影响
- 2 额面心电轴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中的意义
- 3 射频导管消融进行心房-肺和/或上腔静脉电隔离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
- 4 58例起搏系统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处理
- 5 肺静脉口外环状消融并电学隔离左上腔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一例
- 6 解读《早期复极2015年欧美专家共识》
- 7 心房颤动离子重构的病理生理表现和新的治疗机会
- 8 常规心电图对房室结参与的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
- 9 R在P上现象致心室颤动一例
- 10 中国心房颤动基础与临床研究十年回顾
- 1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12 左心房高主频及连续碎裂电位电生理特点与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临床疗效的关系
- 13 起搏器与磁共振成像术
- 14 经左侧间隔部消融常规方法失败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 15 无导线左心室心内膜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
-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证
- 17 高密度标测在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导管消融中的应用
- 18 脑利钠肽的生理特性及其重组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 19 双心房右心室三腔起搏与寻常双腔起搏预防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的长期比较研究
- 20 心房颤动的治疗: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