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心脏手术同期直视射频导管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总人口0.4%,在进行二尖瓣手术的病人中,术前慢性房颤约占30%~40%,即使原发病得到治疗,大多数病人术后房颤仍持续存在,长期随访表明,二尖瓣术后电复律仍难以维持满意的窦性心律.......

    作者:毕健;卞晓明;侯明晓;高连君;宋玮;杨延宗 刊期: 2005- 05

  • 电解剖标测指导下消融左心耳尖部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二例

    患者1,女性,19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年,每2~3个月发作1次,每次持续3~5min,近3个月心动过速为持续性发作,曾在外院行电生理检查诊断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未行消融治疗.......

    作者:麻付胜;马坚;楚建民;方丕华;唐恺;张澍 刊期: 2005- 05

  • 肺静脉口外环状消融并电学隔离左上腔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一例

    许多电生理研究表明,心脏大静脉内的异常电活动是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atrialfibrillation,PAF)的主要触发灶或驱动灶[1-3],左心房后壁的特殊组织学结构和电学特性是心房颤动(AF)的重要维持基础[4,5].......

    作者:陈明龙;徐东杰;杨兵;陈椿;邹建刚;单其俊;欧阳非凡;曹克将 刊期: 2005- 05

  • 早期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心电图演变一例

    患者男性,35岁.因双下肢疼痛1月余,突发晕厥1次持续约5min入院.醒后感极度胸闷、胸痛(呼气相明显)、气促伴大汗淋漓.......

    作者:林加锋;姜文兵 刊期: 2005- 05

  • 刺五加皂甙B对心室肌细胞膜ATP敏感性钾通道的作用

    刺五加皂甙B(acanthopanaxsenticosidesB,Sb)是从刺五加的主要活性成分刺五加叶皂甙(ASS)中提取的一种单体,其分子式为C58H92O25·3H2O.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开放剂能产生与缺血预处理(IP)类似的心肌保护作用,而ASS也有类似的心肌保护作用,因此本实验观察Sb对心肌细胞膜KATP的作用.......

    作者:周逸;唐其柱;史锡腾;王滕;付金容 刊期: 2005- 05

  • P波与高血压病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关系

    近年研究发现,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取决于心房表面积、形态、结构改变和非均一电生理性空间分布,P波时限延长表明心房内或心房间存在传导延迟,而P波离散度反映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本文重点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心电图P波变化,探讨不同P波参数是否能预测阵发性房颤的发生.......

    作者:陈娟;黄从新 刊期: 2005- 05

  • 起源于肺静脉的局灶性心房颤动动物模型的建立

    局灶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房颤类型,因其起源点局限于心房及相邻大静脉的某些特殊部位而得名.......

    作者:刘鹏;马丽;侯月梅;郭继鸿 刊期: 2005- 05

  • 长QT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长QT综合征(longQTsyndrome,LQTS)属于离子通道病.分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由编码心脏离子通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后者产生于药物、电解质不平衡及器质性心脏病对心脏离子通道的影响.其心电图特点为QT间期延长,T波改变以及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为特点的多形室速(TdP),导致心室颤动(室颤)甚至引起心脏性晕厥和猝死[1,2].LQTS虽然不是临床常见病,但并非罕见.......

    作者:薛小临;廉姜芳;崔长琮 刊期: 2005- 05

  • 开展室性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以预防心室颤动

    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医疗保健事业的一个大问题.美国每年45万人发生SCD,我国的人口数倍于此,而冠心病的发生率约为美国的一半左右,估计我国每年死于SCD的人数至少100万.SCD主要发生在各种结构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尤其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也可发生于经现有的临床检查手段未发现心脏病者,以及仅有心电异常的患者包括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作者:陈新;黄从新 刊期: 2005- 05

  •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暨无创性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主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暨无创性诊疗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6月16~19日如期召开.......

    作者:朱刚艳;黄从新;唐艳红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