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房颤动24 h和48 h对犬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及L型钙电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犬心房颤动(房颤)持续24h和48h,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和L型钙电流变化的一致性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8只,分为对照组、24h房颤组、48h房颤组,每组6只.600次/min起搏高右心房建立犬房颤模型,应用程序刺激的方法测定右心房有效不应期(ERP),通过Langendorff左回旋支灌流分离心房肌细胞,并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L型钙电流(ICa-L)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作者:张玲;孙娟;张广伟;王欢;侯月梅 刊期: 2013- 05
-
脂联素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肥大
目的通过研究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在脂联素抑制心房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脂联素抑制心房结构重构的机制及其途径.方法将原代培养的SD乳大鼠心房肌细胞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脂联素组和AngⅡ+脂联素组.分别加入AMPK的激动剂和抑制剂,通过Western-blot检测AMPK的表达水平,通过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作者:谷凌云;郦明芳;曹腾威;杨兵;曹克将;陈明龙 刊期: 2013- 05
-
稳心颗粒对心房神经节消融后心房颤动的影响机制
目的探讨口服稳心颗粒对犬心房神经节(GP)消融后心房颤动(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19只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GP消融组和稳心颗粒组.所有犬左侧第4肋间开胸,右心房短阵快速起搏观察房颤诱发情况.假手术组电生理监测后关胸,GP消融组和稳心颗粒组开胸后消融心房左、右GP,所有犬喂养8周,其中稳心颗粒组给予稳心颗粒0.25g·kg-1·d-1.8周后再次观察房颤诱发和心房基质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和稳心颗粒组......
作者:肖金平;邓宏平;王徐乐;代子玄;于胜波;赵庆彦;黄从新 刊期: 2013- 05
-
重视注册研究,展现数据力量——美国NCDR ICD注册的启示
1.背景:为进一步搜集和应用临床数据,改善心血管病的诊治,美国心脏病学会(ACC)于1997年发起了国家心血管数据注册(NationalCardiovascularDataRegistry,NCDR),在多个学术及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下,目前已发展至7个注册项目:ACTION(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ARE(颈动脉血管重建术及内膜切除术),Cath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作者:张澍;林娜 刊期: 2013- 05
-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纪要
2012年8月24日《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编委会)在天津召开了第三次编委会会议.杂志总编辑张澍教授,副总编辑曹克将、华伟、黄从新、王景峰、吴立群教授等共31位编委参加了此次会议.首先杂志总编辑兼编辑部主任张澍教授对2012年第四届编委会成立以来杂志工作进行了汇报与总结.2012年以来,杂志的投稿量稳步上升,投稿排名前3位的地区是北京、江苏、湖北,排名前3位的机构是阜外心血......
作者:林娜;徐世杰 刊期: 2013- 05
-
减少T波过感知有待于新一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功能的研制和应用
误放电是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术后的一个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ICD患者再住院的重要原因.ICD误放电可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增加放电次数,加速ICD电池耗竭;反复电除颤损伤心肌并使心功能恶化;而且误放电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导致误放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室上性心律失常误识别以及感知过度,包括噪音感知和T波过感知.其中T波过感知是一个常见原因,临床处......
作者:陈柯萍 刊期: 2013- 05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桥粒斑蛋白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
目的调查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桥粒斑蛋白(DSP)基因突变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发生率.方法对初步诊断为ARVC的50例患者采用2010年新诊断标准予以重新评估.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DSP基因全部外显子片段并测序,病例组测序结果与198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对分析.结果37例符合ARVC确诊病例,9例为临界诊断病例,另有4例为疑似诊断病例.确诊病例中有5例(14%)......
作者:王薇;周秀娟;杨兵;陈红武;顾凯;李丹丹;宋华连;居维竹;郦明芳 刊期: 2013- 05
-
15例植入型起搏系统作临时起搏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利用植入型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外置作为临时起搏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15例房室阻滞或窦性心动过缓需行临时起搏患者,经锁骨下静脉径路植入永久起搏系统的心室主动导线,头端固定于右心室间隔部,连接外置脉冲发生器,行临时起搏.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临时起搏过程.结论植入型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外置可作为临时起搏应用.......
作者:卢先本;江建军;王斌;方崇峰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常规心电图对房室结参与的阵发性窄QRS心动过速的鉴别作用
- 2 本刊对形态图片的质量和制作要求
- 3 经皮迷走神经耳支刺激抑制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及机制
- 4 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致QT间期延长及T波倒置一例
- 5 运动试验中QRS延长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
- 6 永久希氏束起搏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7 脊髓神经刺激对心房急性电重构的影响
- 8 典型心房扑动消融术后峡部计时间期的变化预测双向阻滞的价值
- 9 地高辛与美托洛尔或地尔硫(艹卓)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对比研究
- 10 不同起搏方式(AAI vs 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
- 11 肺静脉电传导恢复在外科导管迷宫术后房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 12 应用旋转成像技术实时重建和融合左心房的三维图像指导心房颤动的导管消融
- 13 床边气囊电极导管临时起搏的临床观察
- 14 Brugada综合征室性早搏的心电图V1~V3导联ST段明显抬高的诊断意义
- 15 经桡动脉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 16 起搏器电重设四例
- 17 高钾血症致窦-室传导一例
- 18 磁共振兼容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临床应用分析
- 19 兔窦房结HCN2通道蛋白表达的不均一性和增龄性变化
- 20 镁和钙在低剂量芬太尼麻醉中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房颤动转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