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室性早搏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室早)患者合并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在湖北、北京、广西、新疆、浙江5省市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经筛查的无器质性心脏病频发室早患者1220名,填写Zung-SDS抑郁自评量表来评价患者是否合并抑郁;同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年收入、民族、社会支持、居住地、病程、24h室早次数、24h室早所占总心率的百分比、总胆固醇......
作者:梁锦军;黄鹤;杨波;万军;唐艳红;赵庆彦;曹锋;吴钢;黄从新 刊期: 2008- 05
-
培哚普利联合胺碘酮转复非瓣膜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及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研究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不仅影响心功能而且增加栓塞及中风的危险性.胺碘酮是房颤复律的常用药物[1],培哚普利(peridopril)是新一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近年来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2].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在非瓣膜性持续性房颤的转复成功率及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面是否优于单纯使用胺碘酮.......
作者:张华;高春恒;崔俊友;陈新军;殷泉忠;易桂斌;陆叶 刊期: 2008- 05
-
碎裂电位消融对心房颤动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在经典的环肺静脉隔离术(PVI)的基础上配合心房碎裂电位(CFAE)消融可明显提高消融治疗的成功率,降低心房颤动(房颤)的复发.本研究利用无创手段--心率变异性分析(HRV)探索单纯PVI和PVI结合CFAE消融两种术式对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
作者:曲秀芬;于阳;梁兆光;谷宏越;李晶洁;吴晓羽 刊期: 2008- 05
-
心脏缺血和非缺血男性心电图QT间期恢复性质的临床观察
目的利用平板运动试验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男性心电图QT间期恢复性质的影响.方法50例接受心电图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男性入选,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测量平板运动试验过程中连续的TQ和QT间期,并利用指数方程拟和QT间期恢复曲线.结果43例患者后入选.与对照组(22例)相比,冠心病组(21例)运动耐量低(P=0.048),运动峰值舒张压高(P=0.022);冠心病组恢复......
作者:陈芳;江洪;赵冬冬;周纪宁;杨剑雪;王芳 刊期: 2008- 05
-
阵发性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后生活质量变化
目的通过观察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来探讨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经导管环肺静脉消融术,于消融术前和术后6个月,应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心房内径(LAd)和舒张晚期跨二尖瓣血流峰速(A峰);用SF-36量表及症状列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和症状严重程度.结果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有13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环肺静脉消融术治疗.平均随访1.8(1~......
作者:廖洪涛;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鲁明军;吴书林 刊期: 2008- 05
-
持续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中不同终点与临床疗效关系
目的评价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中不同终点与临床成功率的关系.方法2006年9月至2007年3月入选持续性房颤患者124例,男性76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62.4±11.5)岁.平均左心房内径(44.6±6.5)mm,平均房颤病程(2.34±3.5)年.消融术式采用Carto系统引导环肺静脉前庭隔离(CPVI)和心房复杂碎裂电位(CFAEs)消融,单Lasso导管标测肺静脉电位.按照消......
作者:王新华;刘旭;施海峰;孙育民;周立;顾佳宁;董佳霖 刊期: 2008- 05
-
闭环式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情绪刺激的反应
目的比较情绪反应在起搏器程控为闭环刺激(CLS)和加速度计(DDDR)方式时心房起搏频率的变化.方法共54例患者植入具有CLS和加速度计两种频率适应性算法的起搏器,比较分别将起搏器程控为CLS和DDDR方式时,患者情绪反应对心房起搏频率的影响.结果随访3个月,有35例患者符合情绪反应测试要求,进行情绪反应测试.与将起搏器程控为DDDR方式比较,将起搏器程控为CLS方式时情绪反应引起的心房起搏频率相......
作者:陈柯萍;杨杰孚;张嘉莹;丁燕生;沈法荣;许静;华伟;张澍 刊期: 2008- 05
-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心率震荡
心尖肥厚性心肌病(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HCM)是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的一个亚型,中国人发生率较高,占肥厚性心肌病的2%~5%,其肥厚心肌局限于左心室乳头肌以下的心尖部.本文选择53例AHCM患者的心率震荡的检测,探讨AHCM患者的心率震荡的特征及对其预后的影响.......
作者:孙剑萍;施亚明;朱士洲;沈晓洁;周兢;祁薇 刊期: 2008- 05
-
QT离散度在儿童室性早搏间的比较
观察儿童心电图室性早搏(室早)QT离散度(QTd)与不同类型室早的关系,探讨其对预测和评价儿童各类室早的危险性是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魏丽;赵姗姗;卢永义;张晋;周同甫;王晓 刊期: 2008- 05
-
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远期随访结果
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房颤)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肺静脉隔离仍是主要的消融策略.但要达到充分的电隔离,往往需要较多的消融能量,造成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应用冷冻消融导管等新器材有望增加成功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报道我中心采用环形冷冻消融导管隔离肺静脉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远期随访结果.......
作者:尹晓盟;张树龙;杨东辉;赵宏伟;高连君;夏云龙;杨延宗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白藜芦醇上调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降低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 2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脏起搏阀值的影响
- 3 左心耳与血栓栓塞
- 4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012
- 5 二尖瓣环后间隔部位射频消融房室结慢径路一例
- 6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 7 双腔起搏器中房室间期的程控及临床应用
- 8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 9 肺动脉高压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术后生存的预测价值
- 10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Brugada综合征一例
- 11 是否Brugada综合征的变异型
- 12 不同肺静脉电学隔离方法对比研究
- 13 左心房室间期及其临床意义
- 14 精彩2017——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 15 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及部分心肌酶含量的研究
- 16 起搏器电池耗竭引发起搏器频率奔放一例
- 17 T波形态在心律失常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18 缝隙连接阻滞剂heptanol对缺血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19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中自发电位传出导致的房性心律失常的再次消融及其评价
- 20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