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4年第1期文章
  • 探索抗心律失常药物研制新思路

    心律失常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种类繁多,发生机制不一.罹患此病后,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为此,医药专家从未间断过寻求防治心律失常的方法,其间,研究药物防治心律失常的旅程长,也为艰辛、曲折.......

    作者:黄从新 刊期: 2014- 01

  • 精彩2013——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回顾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已告别2013,迎接2014的到来.回首过去的一年,心律失常领域可谓群星闪烁,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本刊于2013年1期开始由JohnD.Day教授执笔,张澍教授编译将2012年心律失常领域10大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本文将2013年心律失常领域10大重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作者:John D.Day;张澍 刊期: 2014- 01

  • 第六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纪要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同主办,亚太心律学会协办的“第六届全国室性心律失常专题会议”于2014年1月10日至12日在美丽的古都南京举行.国外及海峡两岸三地的知名专家与参会人员近1200人汇聚于此,共同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

    作者:张凤祥;曹克将 刊期: 2014- 01

  • 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系统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HM)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访23例植入了带有HM功能的ICD及CRT-D患者,分析HM所获得的日常信息和报警数据,观察其对系统相关事件、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心衰)监测在内的临床相关事件的早期监测及临床干预的疗效.结果对23例患者随访122~937(452.1±262.2)d,共接收报警信息1991次,发现......

    作者:王凤梅;李述峰;王帆;张烁 刊期: 2014- 01

  • 新型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的应用一例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已成为公认的失同步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然而,部分满足CRT植入适应证的患者却因左心室高起搏阈值或膈神经刺激(PNS)而无法接受再同步治疗.一种新型的左心室4极导线(QuartetTM,美国圣犹达公司),可提供多个起搏位点以及多种起搏向量选择,不但可以解决左心室阈值高、膈神经刺激问题,并能将左心室起搏位点设于理想的起搏部位.本文将就我国植入的首台左心室4极导线心脏......

    作者:华伟;王靖;杨新玮;刘志敏;牛红霞;张澍 刊期: 2014- 01

  • Timothy综合征一例

    Timothy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多器官障碍的遗传性疾病,1989年Timothy教授首次报道,也称为长QT综合征8型.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心脏科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女,1个月18天,因“发现皮肤黄染10d,心率减慢3d”入院.足月产儿,分娩前检查未发现心率、心律异常.出生后发现双手中指、环指、小指并指畸形,拇指和示指间有指蹼,脚趾外观无异常(图1).母亲妊娠期无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药物......

    作者:韩波;牛娜;张仪;李万镇;赵立健;伊迎春;张建军;庄建新;韩秀珍 刊期: 2014- 01

  • 胎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误诊宫内窘迫一例

    患儿胎龄34+1周,孕母29岁,因在北京协和医院产检发现胎心250次/min,疑诊断胎儿宫内窘迫,急诊剖宫产娩出.患儿出生时脐带绕颈1周,羊水清,无胎膜早破,Apgar评分1、3、5、10min均为10分,出生体重2800g.查体:心率250次/min,呼吸52次/min,血压50/30mmHg(1mmHg=0.133kPa),血氧饱和度81%;精神反应正常,皮肤光滑,前囟张力不高,有鼻翼扇动,口......

    作者:刘颖娴;高鹏;方全 刊期: 2014- 01

  • 全国儿童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多中心资料分析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小儿不同类型快速心律失常的成功率、复发率、安全性及对消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小儿心内科1994年4月26日至2012年9月30日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及RFCA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3058例,年龄0.33-16.50(7.6±3.8)岁.分析不同心动过速类型RFCA方法及效果、心动过速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的RF-CA效果及复发情况.......

    作者:李小梅;李奋;曾少颖;袁越;郭保静;韩波;沈捷;吴琳;张宴 刊期: 2014- 01

  • 永久心脏起搏治疗对儿童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了解儿童患者接受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评价其长期预后.方法收集1977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1日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的所有患儿(≤14周岁)的临床资料.了解儿童起搏患者的基础心脏疾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并发症情况以及长期预后.结果85例患儿(男52例,女33例)接受永久心脏起搏治疗,年龄2个月~14岁,平均(8.1±4.2)岁;常见的基础心脏疾病为先天性心脏......

    作者:于君;陈柯萍;陈若菡;华伟;浦介麟;王方正;张澍 刊期: 2014- 01

  • 儿童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小儿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起源位置、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小儿科住院接受射频消融的局灶性房速患儿38例,年龄3.0~13.6(7.9±3.3)岁.分析不同起源位置的局灶性房速射频消融效果、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不同年龄组射频消融效果.结果38例患儿中20例(20/38,52.6%)为无休止性房速,18例(18/3......

    作者:杨倩;李小梅;李延辉;张宴;刘海菊 刊期: 201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