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房室结慢径消融对心房电生理性质的影响
目的慢径消融降低了心房颤动(房颤)的易感性,但具体机制不明.本文旨在探讨消融后心房电生理性质的改变及其具体机制.方法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测量射频消融前后窦性心率及高位右心房、低位右心房、冠状静脉窦近端和远端各部位的有效不应期和易感窗口,以及房室结快径前传不应期的变化.结果(1)慢径消融前后下列部位的有效不应期的变化分别为:冠状静脉窦近端(218.1±21.8)ms,(235.3±23.......
作者:尹晓盟;张树龙;高连君;杨东辉;夏云龙;常栋;丛培鑫;王尹曼;魏显敬;林治湖;杨延宗 刊期: 2010- 03
-
起源于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的特发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目的介绍起源于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的特发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揭示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可能的电生理机制.方法回顾分析4例特发性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患者的心电图形态特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男性2例,平均年龄48(40~54)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室性自主心律均呈右束支阻滞型,其QRS时限0.11~0.13s,符合左侧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源,其中3例电轴右偏,1例电轴左偏.自主心律RR间......
作者:雷海;陈明龙;杨兵;张凤祥;陈红武;居维竹;侯晓峰;陈椿;单其俊;邹建刚;曹克将 刊期: 2010- 03
-
运动试验阳性患者aVR及V1导联ST段变化对左主干病变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阳性(Duke评分≤-11分)患者中aVR及V1导联ST段变化对于左主干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6例(Duke评分≤-11分)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在运动试验中aVR及V1导联ST段变化,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比较.结果单纯aVR导联ST段抬高,在诊断左主干病变的敏感性为85.5%,特异性47.1%,准确率62.5%;而aVR及V1导联ST段均抬高,且STaVR/ST......
作者:谢双伦;王景峰;聂如琼;张晋康;袁沃亮;林永青 刊期: 2010- 03
-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无症状心房颤动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无症状房颤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经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确诊的持续性房颤患者82例,观察症状的有无及发生比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复查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症状的变化情况.采用多无logistic回归分析持续性房颤症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82例患者中34例(42%)无症状房颤发作,48例有症状房颤发作.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3个月后,48例......
作者:毕亚艳;吴磊;朴晶燕;黄永麟 刊期: 2010- 03
-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性别、年龄和临床特点
目的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室性早搏(室早)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的室速/室早.对478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室早患者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性别、年龄和临床特点.方法478例患者,平均年龄(39.8±13.8)岁,在过去的15年里,先后因特发性室速/室早在我院住院治疗,并都接受了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治疗.这478例患者室速/室早的射频消融靶点......
作者:陈刚;张奎俊;陈新;姚焰;马坚;楚建民;方丕华;贾玉和;王方正;张澍 刊期: 2010- 03
-
低能量放电下标测无室性早搏的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本文报道11例非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伴反复晕厥病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成功的体会,并由此介绍一种新的针对这类患者的标测方法.方法11例患者,全部为女性,年龄(39.9±13.7)岁,全部曾使用2种以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均有晕厥或黑矇病史1~3年.结果(1)所有11例患者在术中经过各种方法均可记录到至少1次室早、室速发作心电图,其中6例经程序刺激不能诱发的通过静脉......
作者:贾玉和;王靖;毛克修;韦伟;赵英杰;方丕华;楚建民;张澍 刊期: 2010- 03
-
Epsilon波一例
患者女性,32岁,因胸闷、憋气2h就诊.体格检查:血压107/77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不振,双肺听诊无湿啰音,心音低钝,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万春霞;姜燕;曲晓燕;张忠珍;杨英 刊期: 2010- 03
-
心脏静脉球囊扩张后植入左心室电极导线疗效观察一例
患者女性,43岁,反复胸闷、心悸、下肢凹陷性水肿2年人院.心电图示:QRS时限140ms,完全左束支阻滞.超声心动图示:扩张性心肌病,双平面法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12,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84mm.......
作者:易甫;刘兵;沈敏;张军;刘丽文;王海昌 刊期: 2010- 03
-
右位心、矫正型大动脉转位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一例
患者男性,21岁,阵发性心悸6年,突发突止,发作时胸闷、心悸、出冷汗伴黑矇.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查体: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常,双肺(-).......
作者:常瑜;任晓庆;张彬;张奎俊 刊期: 2010- 03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心律失常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常见的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疾病.研究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可通过反复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胸腔压力增加和唤醒等病理生理改变,诱发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氧自由基及炎性细胞因子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强和代谢紊乱等一系列反应,继而损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系统.......
作者:刘丹;张海澄 刊期: 2010- 03
动态资讯
- 1 植入带有家庭监测系统的心律转复除颤器20例临床随访及评价
- 2 早期表现为ST段抬高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心电图演变一例
- 3 肺静脉口周消融造成去迷走效应对心房颤动消融效果的影响
- 4 经房间隔成功射频消融治疗13个月龄幼儿顽固性左后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5 心房起搏后超长传出阻滞一例
- 6 迷走神经活动对心房电重构的影响
- 7 束支折返性心动过速
- 8 糖尿病兔心房电机械功能受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 9 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新临床研究的启示
- 10 中国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封堵与华法林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对照研究
- 11 严重乌头碱中毒抢救成功一例
- 12 心律失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13 室性早搏心肌病及其危险因素与干预策略
- 14 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超反应一例
- 15 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常见的设备故障及处理
- 16 兔肺静脉心肌袖组织学特性研究
- 17 血浆大内皮素1对心脏再同步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
- 18 1683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资料分析冠心病与心房颤动的相关关系
- 19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应用大小球囊对比分析
- 20 常规左侧心交感神经切除术治疗长QT综合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