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窦性冲动经房室结双径路同时前向传导致心动过速一例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6岁,反复心悸1个月余,美托洛尔或普罗帕酮治疗无效.体格检查: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30次/min,心律不齐.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交界性早搏与交界性逸搏、室性早搏(室早)等;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慢心率45次/min,快心率216次/min,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4h,清醒时以心动过速为主,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偶发室性早搏(室早);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
作者:何朝荣;党书毅;王崇全;王玮;詹中群;方志成;王斌 刊期: 2009- 04
-
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T波误感知的一种新方法
患者男性,47岁.因反复咳嗽、胸闷10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无晕厥史,无家族性心脏性猝死史.血压120/78mmHg(1mmHg=0.133kPa).入院时12导联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左偏,QRS时限110ms,QT间期约410ms.超声心动图示左心窒舒张末期内径63mm,左心窒壁运动弥漫性减弱.......
作者:孙国建;沈法荣;陈建明;何浪;金红峰 刊期: 2009- 04
-
双心室同步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临床分析
扩张性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期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慢性心力衰竭.严重DCM心力衰竭患者常存在房室,室内和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resynchronizationtherapy,CRT)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本文对2004年6月至2008年10月采用CRT技术治疗的18例DCM......
作者:许力舒;姜述斌;帕尔哈提·吐尔逊;吴忠东 刊期: 2009- 04
-
心房静止及其研究进展
心房静止是由极少见心律失常引起的一种临床状态,特点为暂时或持续的、部分或完伞心房电及机械活动消失.1897年,Cushny首次发表了洋地黄引发暂时性心房静止的动物实验结果,而人类持续性心房静止病例早见于1946年的报道.随着诊治技术的发展,对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就心房静止的临床状况和目前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谭琛;王波;崔俊玉 刊期: 2009- 04
-
睡眠呼吸暂停致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一种常见病,表现为睡眠中反复发作的气流终止或气流减弱,即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肺换气不足,低氧血症,睡眠中反复惊醒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作者:陈桂英;黄永麟 刊期: 2009- 04
-
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细胞瞬时钠电流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瞬时钠电流(transientsodiumcurrent,INa-T)的影响,并探讨其阻断动力学和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法研究雷诺嗪对家兔心房肌INa-T的作用,了解其阻断的通道动力学.结果30μmmol/L雷诺嗪对兔心房肌INa-T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阻断的半大浓度(IC50)为(25.6±1.8)μmol/L,并且随着刺激频率的增加其作用加强,存在使用依......
作者:王现青;王宪沛;张存泰;严干新;张嘉莹;高传玉;崔长琮 刊期: 2009- 04
-
特非那丁对心律失常防治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特菲那丁对豚鼠QT间期(QTc)的影响及其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防治作用.方法(1)腹腔注射特非那丁后观察其对豚鼠QTc的影响.(2)腹腔汴射特非那丁后,观察氯化钡诱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难易程度.同时采用胺碘酮作为阳性对照.结果(1)不同浓度的特非那丁在腹腔注射后呈剂量依赖性延长QTc,与生理盐水、DMSO组及给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特非那丁可明显缩短3种剂量氯化钡......
作者:李学文;张改萍;吕吉元;张轩萍;牛拴成;张丽晖 刊期: 2009- 04
-
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至晚期的一个严重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心脏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使更多的患者得以生存,但随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日趋增多.心力衰竭终死亡原因主要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加重和/或心脏性猝死(SCD).......
作者:黄从新 刊期: 2009- 04
-
心房颤动患者危险分层后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根据CHADS2评分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探讨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与口服华法林抗栓治疗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根据CHADS2评分进行分组,抗凝周期均大于6个月,其中40例评分<2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组),评分≥2的患者中25例口服阿司匹林(2组)抗凝,17例口服华法林抗栓,分别随访是否有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1组1例发生缺......
作者:周邠玮;黄从新;吴钢 刊期: 2009- 04
-
有关心律失常的新临床试验——来自2009美国心律学会年会的报道
2009年5月13至16日,美国心律学会第30届年会在美国东部城市波士顿举行,来自全世界从事心律失常学研究的工作者参加了这个人规模和高水平的心律失常大会.本届年会上公布了一些有关心脏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新临床试验,兹介绍如下.......
作者:华伟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7至2007年引文分析
- 2 束支阻滞类型对心脏再同步治疗效果的影响
- 3 《中国循环杂志》在1999年754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医学期刊中排名第67位
- 4 射频导管消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的随访调查
- 5 瓣膜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探讨
- 6 白细胞介素6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房颤动的关系
- 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新的选择——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 8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应用口服抗凝药安全性观察
- 9 心房颤动对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影响
- 10 射频消融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及部分心肌酶含量的研究
- 11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血浆脑钠肽的关系
- 12 心脏再同步治疗术中不同起搏模式对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的影响
- 13 左后分支阻滞不能预测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的长期消融成功
- 14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第六版出版
- 15 房室结快、慢径1∶2传导心室致心动过速和左、右束支阻滞一例
- 16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建议(2011年修订版)
- 17 中华医学会新增两大医学期刊系列
- 18 氨基端脑钠素原对心脏再同步治疗远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 19 心脏永久起搏器术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非肺静脉触发灶的诱发及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