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单纯碎裂电位指导心房颤动消融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碎裂电位指导心房颤动(房颤)射频导管消融的可行性.方法22例药物治疗无效有症状的房颤患者(阵发性16例,持续性6例),在自发或诱发房颤时,用Carto构建左心房或左、右心房的三维模型并标测、消融碎裂电位,终点是消除标测到所有碎裂电位或转复窦性心律.结果碎裂电位消融后,13例(59%)转复为窦性心律(直接转复7例,先转为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心房扑动(房扑)然后转复6例),9例消融未转复窦性......
作者:朱国平;单其俊;陈椿;杨兵;侯小锋;陈红武;居维竹;陈明龙;邹建刚;俞建;陈凯;张凤祥;曹克将 刊期: 2009- 03
-
中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注册研究-2007
目的分析2007年我国经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工作的现状.方法根据各家医院提供的资料,对2007年我国导管消融治疗房颤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截至2008年9月5日,调查共收到40家医院提供的注册登记病例资料2620份,其中男性1719例,女性901例,平均年龄(58.5±11.2)岁.阵发性房颤77.4%,持续性房颤15.7%,长期持续性房颤6.9%.54.1%的患者合并1种或1种以上......
作者:黄从新;张澍;马长生;刘旭;杨延宗;曹克将;马坚;吴书林;刘少稳;江洪;鲁端;徐亚伟;黄德嘉;王方正;陈新 刊期: 2009- 03
-
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
目的探讨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与有左心房三维重建的Carto系统引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的差异.方法入选2008年1月至12月在本中心由同一位熟练术者行Carto系统引导下导管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1例,其中17例接受无左心房和肺静脉三维重建的消融术(非重建组),14例接受有左心房三维重建的消融术(重建组).具体消融方法为以环肺静脉电隔离为基础,按照个体情况选择是否行三尖瓣峡部画......
作者:魏薇;杨平珍;詹贤章;薛玉梅;方成宏;廖洪涛;吴书林 刊期: 2009- 03
-
食管造影及温度监测指导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目的心房-食管瘘是环肺静脉消融的少见并发症,但是伴有极高的病死率.安全有效的预防心房-食管瘘发生的方法应当是避免消融食管左心房段.我们观察了采用食管造影检测食管和左心房的毗邻关系以及采用食管温度监测下消融左心房毗邻食管段对肺静脉隔离的作用.方法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环肺静脉消融术.行左心房和食管联合造影.在心房注射造影剂的同时,经食管吞人造影剂,观察食管走形和左心房后壁的关系.根据食管......
作者:刘小青;石亮;田颖;杨刚;钟光珍;李延辉;汪爱虎;杨新春 刊期: 2009- 03
-
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的新认识
心房颤动(房颤)在发生机制上决不仅仅是一个电生理方面的问题.由于造成房颤的基质和机制仍不是非常清楚,即使进行了肺静脉隔离消融,房颤治疗的结果也不能令人满意.近的研究还发现房颤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脂联素/瘦素、胰岛素增敏剂等有关,本文就有关房颤一些危险因素的新认识做一介绍.......
作者:李广平;焦占全 刊期: 2009- 03
-
心房颤动对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人选191例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情况分为两组:轻度心力衰竭组(NY-HA分级Ⅰ、Ⅱ级)及重度心力衰竭组(NYHA分级Ⅲ、Ⅳ级).另选84例非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测定患者NT-proBNP的水平,并将之对数转化.分析房颤对三组患者NT-proBNP水平的影响情况,以及房颤、左心室射血分数(LV......
作者:潘文志;巩雪;周京敏;舒先红;宿燕岗;葛均波 刊期: 2009- 03
-
递进式消融法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的初步体会
目的评价一种递进式消融法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34例持续性房颤患者,年龄(54.8±11.4)岁,病程(36.5±9.8)个月.按以下顺序进行递进式消融:环肺静脉前庭消融达肺静脉电学隔离,左心房顶部和二尖瓣环峡部线性消融,心房碎裂电位消融,针对房颤转变的心房扑动(房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行Carto激动标测结合拖带技术以明确其机制,并力求通过消融终止.结果递进式消融法使88.2......
作者:张劲林;苏唏;唐成;韩宏伟;李振;蒋萍;程光辉 刊期: 2009- 03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现状与前景
经过电生理工作者多年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在Haissaguerre等[1]的具有里程碑式的发现基础上,肺静脉兴奋灶触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模式已逐渐趋于成熟.从初的点状消融,到节段性肺静脉隔离,以致近年来世界多数心脏中心认可并采用的主流消融术式之一的环肺静脉口外线性消融,其治疗成功率逐步提高.......
作者:曹克将;陈新 刊期: 2009- 03
-
心房颤动:我们到底知道多少?
目前对心房颤动(房颤)的研究已经在各个层面展开,从基因到通道蛋白、从细胞器到大体解剖、从电生理到组织结构、从入心大静脉到心房特殊结构、从心房神经节丛到各种体液因子的影响、从药物治疗到非药物治疗,各个领域都有一批学者在执着地深入研究.......
作者:黄从新;陈新 刊期: 2009- 03
-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未来走向平坦之路?
长久以来,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一直困扰着我们,过去10年开展的导管射频消融术为房颤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期,新型抗凝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断涌现也为房颤治疗增添了不少亮点.今天当我们再次从改善症状和预后的角度考虑房颤的治疗策略时,是否会有新的启示与发现?......
作者:马长生;陈新 刊期: 2009- 03
动态资讯
- 1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15个月患儿持续性左心房房性心动过速一例
- 2 脑血管疾病引发尼加拉瀑布样T波改变心电图五例
- 3 兔肺静脉心肌袖组织学特性研究
- 4 COMPASS研究结果:利伐沙班联合阿司匹林成为冠心病抗栓治疗新选择
- 5 心脏性猝死
- 6 家族性预激综合征PRKAG2基因筛查
- 7 平面CT及三维重建术前指导选择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的对比研究
- 8 炎症、氧化应激与心房颤动
- 9 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围术期抗凝方案的研究
- 10 T波形态在心律失常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 11 房室结慢径消融对心房电生理性质的影响
- 12 间隔区域消融延迟出现的房室阻滞
- 13 起搏器囊袋感染患者导线拔除术后再植入时间的临床分析
- 14 干细胞移植与转基因治疗建立生物起搏器的实验研究进展
- 15 左心室刺激在射频消融左侧房室旁路中的价值
- 16 心肌细胞内钙异常介导的心律失常中晚钠电流的可能作用
- 17 起源于乳头肌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治疗进展
- 18 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一种独特的房性心律失常?(Ⅱ)
- 19 DDD起搏佳房室延迟的设置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 20 起搏器植入12年后四根导线拔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