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导管消融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室性早搏
目的探讨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室性早搏(室早)导管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中心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导管消融治疗的27例无器质性心脏病儿童的频发室早病例,年龄2~14(7.75±3.48)岁.其中多数患儿有明显的室早相关症状(74.07%),所有患儿动态心电图室早≥20000个/24h[平均(30350±14180)个/24h],平均病史(3.2±1.9)年,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静......
作者:丁燕生;杨俊娟;李康;李小梅;周菁 刊期: 2007- 06
-
Carto系统电解剖标测和射频消融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评价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患者,应用Carto系统进行电解剖标测并指导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同时探讨其室速发生机制.方法伴有室速反复发作的19例ARVC患者入选,平均年龄(35±13)岁,男性15例,女性4例.消融术前1例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因放电频繁行消融治疗.1例为无休止型室速,发作持续2d.在窦性心律和/或心动过速时,电解剖标测三维重建......
作者:方成宏;吴书林;杨平珍;李海杰;陈泗林;詹贤章;薛玉梅;廖洪涛;钱为民 刊期: 2007- 06
-
室性早搏导管消融和作为心室颤动预防性治疗的技术与方法
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导管消融和导管消融作为心室颤动(室颤)的预防性治疗为防治心脏性猝死提供了重要手段[1].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参考了为数不多的国外文献介绍消融技术方法.......
作者:郭成军;陈新 刊期: 2007- 06
-
经心内膜心外膜联合途径消融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两例
一些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经心内膜途径反复消融不成功,经心外膜途径消融或联合心内膜心外膜途径消融则可望获得成功,目前消融心外膜室速主要途径有经心脏静脉、主动脉窦内、左心耳等[1].......
作者:汪爱虎;杨新春;欧阳非凡;刘小音;陈明;李延辉;范谦 刊期: 2007- 06
-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心内接触式标测与非接触式标测指导导管射频消融
目的研究心内接触式标测与心内非接触式标测对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术及术后有效性的影响.方法23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早搏14例,室性心动过速9例),平均年龄(38.4±7.7)岁,男性8例,女性15例,采用心内接触式标测指导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2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室性早搏7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平均年龄(39.2±8.5)岁,男性5例,......
作者:周淑娴;方昶;黄至斌;孔敏仪;王景峰 刊期: 2007- 06
-
心电图对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消融结果的预测价值
目的了解体表心电图对右心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消融结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7年3月室性早搏发作时心电图V1导联QRS波均呈左束支阻滞(LBBB)形态的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患者72例,按射频消融治疗结果分为成功组和对照组,其中成功组63例,对照组9例(失败4例、复发5例),分析两组体表心电图12导联R波幅度、R波时限、S波时限、QRS时限,V2导联R波时限占QRS时限的百分比、......
作者:梁锦军;杨波;黄鹤;万军;唐艳红;刘秀娟;刘华芬;王晓红;江洪;黄从新 刊期: 2007- 06
-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目的报道经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心肌梗死(MI)后血运重建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2例.方法2例病人为男性,64岁和73岁.前壁MI后出现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经血运重建、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室速、室颤仍反复发作.2例患者室速、室颤均由呈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室性早搏(室早)所诱发.标测和消融方法为在左心室内标测室早时早激动部位后进行射频消融.结果2例均......
作者:王祖禄;韩雅玲;梁延春;臧红云;梁明;荆全民;王冬梅;王守力;黄从新 刊期: 2007- 06
-
射频消融室性早搏预防性治疗特发性心室颤动成功一例
特发性心室颤动(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针对该类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1].......
作者:夏云龙;高连君;张树龙;杨东辉;李世军;杨延宗 刊期: 2007- 06
-
射频导管消融起源于主肺动脉干的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起源于主肺动脉干(MSPA)的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早/室速)的电生理特征、标测方法和导管消融.方法27例疑似右心室流出道室早/室速的患者中4例(15%)起源于MSPA,其中男性3例,平均年龄(25±10)岁.3例使用非接触式标测系统结合常规标测,1例采用常规标测.2例使用温控导管消融,2例采用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结果1例(N4)超声心动图提示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余3例未发现器质......
作者:杨兵;陈明龙;徐东杰;陈红武;居维竹;余健;陈凯;单其俊;邹建刚;陈椿;曹克将 刊期: 2007- 06
-
婴儿及儿童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目的总结我院34例婴儿及儿童经心内膜方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经验,探讨相关的方法学、参数设置及评价疗效.方法患儿34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2例,年龄自5个月至13岁,平均(5.26±3.92)岁,体重5~43(16.66±8.42)kg.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三度房室阻滞18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高二度及三度房室阻滞3例;先天性三度房室阻滞8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伴二度房室阻滞1例;窦性静止1例;心房......
作者:李奋;周爱卿;李筠;杨建萍;朱敏;孙锟 刊期: 2007- 06
动态资讯
- 1 经静脉植入型双腔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 2 心房颤动犬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变化:氧化应激的可能机制
- 3 起搏导线进入奇静脉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 4 动态心电图完整描记巨R波形ST段抬高形成和消失过程一例
- 5 起搏治疗预防心房颤动的历史及现状
- 6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围术期抗凝治疗策略进展
- 7 有关心律失常的几项新临床试验结果公布
- 8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二)
- 9 警惕非法医学期刊的招摇撞骗
- 10 心脏再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远期疗效临床评价
- 11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消融治疗
- 12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性别、年龄和临床特点
- 13 婴儿短QT综合征合并动脉导管未闭一例
- 14 磁导航指导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复杂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
- 15 选择性肺静脉造影对肺静脉大环隔离术中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
- 16 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植入时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作为影像学引导的临床应用研究
- 17 心外、内膜联合射频消融的改良Mini-Maze术随访结果与风险因素分析
- 18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感染后的再植入
- 19 心脏再同步治疗前后QRS波时限与疗效相关性
- 20 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主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消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