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镁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效应
镁是调节细胞内外钾、钠、钙的重要离子,是天然的钙拮抗剂.1935年Zwillinger首次报道用镁制剂治疗心律失常,已有大量的临床观察报道镁对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邵美贞;罗德诚 刊期: 2006- 04
-
我国心电生理和心脏起搏科技名词汇编(Ⅰ)
编者的话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于1985年,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和公布,其审定公布的名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均应遵照使用.在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于2005年正式启动本学科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在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初稿业已完成并进入广泛征求意见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本刊将分批刊......
作者:王方正;黄从新;张澍;曹克将;郭继鸿;黄德嘉;马长生;杨新春;杨延宗;吴书林;杨杰孚;傅向华;万征;吴立群;王玉堂;华伟;张海澄;陈新 刊期: 2006- 04
-
具有心力衰竭预警功能的CRT-D临床应用一例
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死亡原因是进行性心力衰竭和心脏性猝死.临床研究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可降低进行性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心脏性猝死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植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因此,同时具有心脏再同步功能和除颤功能的三腔ICD(CRT-D)已开始在临床应用.......
作者:华伟;张澍;王方正;张士新;牛红霞;陈柯萍;陈新 刊期: 2006- 04
动态资讯
- 1 射频导管消融术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一例
- 2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血栓形成
- 3 经球囊导管超声消融腔静脉的电隔离作用
- 4 单导联心电图记录系统进行心房颤动机会性筛查的首个国内经验
- 5 非接触式标测系统在猪心肌梗死后心内膜标测中的应用
- 6 心房与心室早搏引起多部位干扰一例
- 7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中的临床应用
- 8 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晕厥的原因分析
- 9 颈椎病引起室性早搏二联律一例
- 10 家庭监测协助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管理慢频率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 11 小化心室起搏与超声心动图指导下优化房室间期的比较研究
- 12 吡啶核苷酸调控离子通道
- 13 经导管介入肾去交感神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 14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囊袋感染保守治疗的初步临床体会
- 15 电生理标测指引左心室导线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心力衰竭一例
- 16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
- 17 经皮导管乙醇消融猪左心室后乳头肌预防心室颤动的实验研究
- 18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处理建议
- 19 多形室性心动过速
- 20 单导管确定射频消融后肺静脉前庭传导缝隙的初步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