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球囊漂浮电极导管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心律失常,应用球囊漂浮导管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疗效及安全性问题,国内报道很少.本文回顾我院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缓慢心律失常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病例,总结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经验和教训.......
作者:孙超;葛堪忆;张媛;陈明哲 刊期: 2006- 01
-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预后
许多临床研究已经涉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对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溶栓时代的循证医学资料显示,ST段抬高急性心梗患者合并室速是近、远期死亡率增高的强烈危险因素.国外有资料报导,尽管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2%)低于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0%~13%),但同样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
作者:陈韵岱;金泽宁;潘伟琦;宋现涛;朱华刚;吕树铮 刊期: 2006- 01
-
脑利钠肽的生理特性及其重组脑利钠肽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心脏分泌两个重要的利钠肽:心房肌细胞分泌的心房利钠肽(atrialnatriureticpeptide,ANP)和心室肌细胞分泌的脑利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当心房和心室壁张力改变时,心肌细胞释放ANP和BNP,从而发挥平稳的扩血管、排钠作用,同时能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作者:王琳;熊为国;郭晓宁;陈新 刊期: 2006- 01
-
新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房颤动
1989年公布的心律失常抑制试验(cardiacarrhythmiasuppressingtrial,CAST)表明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AAD)不仅不能控制梗死后严重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能增加心肌梗死后高危病人的病死率.......
作者:马虹;陈小林 刊期: 2006- 01
-
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心房颤动(房颤)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随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高血压已成为房颤的主要病因[1],并使合并房颤病人中风的危险性增加[2].本文对高血压合并房颤的发病机制、预测因素及防治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杜鑫;万征;黄灿亮 刊期: 2006- 01
-
Timothy综合征--一种新的L-型钙通道基因突变引起的综合征
随着心律失常研究的深入,致病基因不断被发现,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复杂关系正在逐步被认识.与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一样,近几年来对钙离子通道基因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儿茶酚胺性多形室速(catecholaminergic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CPVT)或家属性多形室速(familypolymorphicventriculartachycardia......
作者:浦介麟 刊期: 2006- 01
-
绝对不应期电刺激对心室肌细胞内Ca2+浓度影响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目的在心肌兴奋的绝对不应期给予电刺激,虽然不会引发兴奋,但可通过电-机械偶联机制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本文采用心室肌细胞的LR91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在动作电位绝不应期的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形式的电刺激,以探讨其与细胞内Ca2+浓度的关系,初步研究了绝对不应期电刺激的作用机制.方法在心室肌细胞LR91模型上加脉冲宽度为1.5ms、电流强度为-30μAcm-2的刺激(S1),引起细胞兴奋,......
作者:金印彬;杨琳;崔长琮;黄诒焯;蒋大宗 刊期: 2006- 01
-
心房颤动时山羊肺静脉反复快速激动形成原因的研究
目的利用心房颤动(房颤)山羊模型探讨肺静脉局部反复快速激动(repetitiverapidactivations,RRA)的产生机理.方法在8只山羊的左心房(LA)游离壁外膜和左上肺静脉(LSPV)根部缝合电极片,利用自制的房颤刺激器于体外发放50Hz的冲动刺激左心房,刺激时限1s,每次间隔2s,在(9.3±4.6)d(6~16d)内诱发出自发维持时间超过24h的持续性房颤.分析窦性心律下以及左心......
作者:单兆亮;王玉堂;时向民;闫俊瑾;周俊彦;国建萍;王卫华;李天德 刊期: 2006- 01
-
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直立倾斜试验中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年龄、性别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93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基础倾斜试验及硝酸甘油激发试验,持续监测、记录心电、血压变化.分析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倾斜试验早期和倾斜试验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结果93例患者均可耐受及完成试验.阳性反应52例(55.9%),其中混合型18例(34.6%)、血管抑制型30例(57.7%)、心脏抑制型4例......
作者:王虹剑;华伟;李智;金辰;尹彦玲;张澍 刊期: 2006- 01
-
心房颤动的基因水平研究与治疗展望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仅次于室性早搏的常见的心律失常,据北美大规模流行病学统计,普通人群的发病率高达0.5%~1%,房颤曾被认为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标志[1],现在则被认为是中风发病甚至死亡的独立的预警因素[2,3].......
作者:赵庆彦;黄从新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分析
- 2 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脏压塞的原因及处理
- 3 美国心脏节律协会第28届年会纪要
- 4 主动脉无冠状窦内射频导管消融前间隔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
- 5 基于双腔起搏器右心房-左心室间期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 6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应用一例
- 7 肺静脉口外环状消融并电学隔离左上腔静脉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一例
- 8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 9 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左心房后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 10 第四届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研讨会暨手术演示会会议纪要
- 11 家庭监测发现T波过感知导致双心室起搏减少一例
- 12 国产伊布利特致多发窦性停搏一例
- 13 CT意外检出右心室起搏器导线心肌穿孔一例
- 14 低CHA2DS2-VASc评分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与左心耳解剖特征分析
- 15 单中心心脏再同步治疗的长期病死率及原因分析
- 16 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安全性及相容性
- 17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 18 心律学临床研究回顾与展望-2014
- 19 经皮导管乙醇消融猪左心室后乳头肌预防心室颤动的实验研究
- 20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一年随访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