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对诊断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价值
目的观察加做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对揭示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的有效性.方法对有猝死家族史、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的3例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对3个家系中的10个成员进行了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将30例20~50岁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描记常规及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心电图.结果加做高位右侧胸前导联可提高Brugada综合征心电图诊断的阳性率,且极为简便、安全.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高位右侧胸前......
作者:朱刚艳;曲哲;黄从新;许家俐;李晓艳;胡成林 刊期: 2005- 03
-
间隔区域消融延迟出现的房室阻滞
目的慢径消融或后间隔旁路消融延迟出现的房室阻滞并发症少见.本文报告4例射频消融后出现的房室阻滞及其预后.方法51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下位法消融慢径,98例行右后间隔旁路消融,共有4例延迟(>24h)出现房室阻滞.结果慢径消融组的3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3d出现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并于术后2、4、9d消失.后间隔旁路消融组有1例患者于术后2d出现二度Ⅰ型房室阻滞,并于术后13d消失.射频消融放电15......
作者:徐国帆;梁岩;陈聪;陈杰山;叶海鹏;蒋学军;陆宇;王方正 刊期: 2005- 03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皮下卷绕除颤电极的临床初步研究
目的为了解决锁骨下静脉闭塞患者和年幼儿童使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价皮下卷绕除颤(SubQ)电极的可行性及其除颤效果.方法共4例病人纳入研究.年龄分别63、64、85、48岁.其中3例男性患者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例女性(48岁)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病史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或电生理检查中诱发持续性室速.SubQ电极经左腋中线第6肋间的2cm纵向切口建......
作者:方全;郭涛;Jackson K Lieberman R 刊期: 2005- 03
-
双心室优化程序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短期随访结果
目的报道6例使用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探讨双心室优化起搏治疗的初步临床经验及V-V起搏间期优化方法.方法自2004年3月起对6例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植入了InSyncⅢ(8042型)起搏器.全部患者术前48h之内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6min室内平面步行试验(6MHW)、临床心功能评估等作为基础对照.出院前行心室起搏优化确定佳V-V起搏间期,术后1、3、6......
作者:王建安;何红;杨倩;盛夏;孙勇;蒋晨阳;周斌全;董樑 刊期: 2005- 03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致锁骨下静脉血栓的治疗
植入永久起搏器是治疗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有效的方法,我院1997年8月至2003年8月间成功植入起搏器283例,术后并发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8例(2.8%),经有效治疗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绍斌;白如冰;沙勇;张金莉;白向荣;汤蓉;宋晓丽 刊期: 2005- 03
-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临床研究
倾斜试验(head-uptilttabletest,HUTT)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syncope,VVS)的准金标准,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aselinehead-uptilttabletest,BHUT)阳性率仅36%,将药物作为激发因子提高检查阳性率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在众多激发因子中,硝酸甘油因副作用少、舌下含服方便而逐渐被推荐在临床使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ubl......
作者:王成;李雯;李茗香;林萍;谢振武;刘利群 刊期: 2005- 03
-
家族性预激综合征PRKAG2基因筛查
预激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是引起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文玲;胡大一;刘国树;董玮;张海清;李蕾;吴炀;李运田 刊期: 2005- 03
-
先天性长QT综合征KCNQ1基因定点突变的研究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长QT综合征(LQTS)KCNQ1基因进行定点突变的研究.方法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首先设计两对引物(包含预定的突变),通过3轮PCR扩增,扩增出含有所需突变位点的片段,然后将片段克隆入T载体中,通过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突变点引入到pIRES2-EGFP-KCNQ1中,随后用Effectene转染试剂介导转染HEK293细胞.结果在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
作者:李伟;杨钧国;任法鑫;康彩练;张守焰;徐涛 刊期: 2005- 03
-
心房颤动演变过程中人心房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重构的研究
本研究以人心房肌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心房颤动(房颤)不同的演变阶段,短暂外向钾电流(transientoutwardpotassiumcarrent,Ito)动态变化的特点.......
作者:吴钢;黄从新;黄峥嵘;唐其柱;江洪;唐艳红;谢强;王腾 刊期: 2005- 03
-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受体mRNA表达改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受体AT1R、AT2RmRNA表达改变及其对房颤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人工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人24例为研究组,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病人12例为对照组.上述病人术前均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手术时取左心耳心肌标本,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
作者:朱慧;张薇;张供;郭辰虹;钟明;杨贵荣;葛志明;张运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2017年中国心脏电生理研究领域进展
- 2 心房颤动演变过程中人心房肌细胞短暂外向钾电流重构的研究
- 3 应用普罗帕酮激发试验对Brugada综合征七例患者的诊断价值
- 4 经桡动脉途径射频消融A型预激综合征的方法学研究
- 5 瓣膜性心脏病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呼吸链相关蛋白质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 6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心肌梗死性心力衰竭
- 7 左心房室间期及其临床意义
- 8 植入型心电记录器成功发现晕厥病因一例
- 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单、双线圈除颤导线对比研究
- 10 应用心室后心房不应期控制因房性早搏致不适当心室跟踪一例
- 1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心房扑动一例
- 12 比较不同方法介导Gαi2羧基末端肽基因拮抗心肌细胞迷走神经效应的研究
- 13 心内膜电极导线拔除术现状
- 14 右心室流入道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 15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脏结构重构影响的长期随访研究
- 16 三条房室旁路并休眠旁路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一例
- 17 DF4三合一接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应用
- 18 静脉用胺碘酮致严重肝功能损害一例
- 19 心房颤动的基因水平研究与治疗展望
- 20 全自动远程家庭监测系统在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