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年第6期文章
  • 心室融合波伴心房激动提前对间隔旁路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作用

    目的观察心室融合波伴心房激动提前对间隔旁路逆传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OAVRT)的诊断作用.方法按心内电生理检查标准和射频消融结果,将47例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分为两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组和问隔旁路逆传的OAVRT组,分别为24例和23例.心动过速时行心室期前程序刺激(RS2刺激)和心室快速刺激,测量体表心电图上心室融合波之后的心房激动时间是否提前.结果RS2刺激和心室快速刺......

    作者:马坚;田祥;楚建民;方丕华;张澍;陈新 刊期: 2002- 06

  • 高脂餐与空腹顿服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空腹和高脂餐后顿服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探讨饮食对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21.6±1.2)岁,体重(65.8±5.6)kg.志愿者分别在空腹12h和进食标准脂肪早餐(含黄油1.5g/kg体重)后顿服胺碘酮800mg,两次服药间隔12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去乙基胺碘酮浓度,计算餐后与空腹服药后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结果显示高脂......

    作者:汪芳;李一石;黄一玲;田蕾;成小如;陈新 刊期: 2002- 06

  • Kappa 700双腔起搏器自动阈值管理和安全性

    目的探讨Kappa700双腔起搏器阈值管理系统在植入后不同时期的工作状况及安全性.方法对31例植入Kappa700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心室起搏电压阈值、脉宽阈值、目标电压输出、和目标脉宽输出.对15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阈值管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对10例患者同时进行手工测试电压阈值和脉宽阈值,并与自动测定的阈值比较.结果术后起搏器电压和脉宽阈值分......

    作者:杨杰孚;杨羽;佟佳宾;王志蕾;李梅;吴素娟 刊期: 2002- 06

  • 起搏器高输出引起的肌电干扰现象二例

    骨骼肌电位干扰起搏器感知功能(简称肌电干扰)早已被发现,文献报道多为患者胸大肌活动产生的肌电位干扰起搏器的感知功能.......

    作者:耿仁义;朱中林;刘风永 刊期: 2002- 06

  •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改变致宽大畸形QRS波一例

    患者女性,66岁.因意识不清、伴发热半天急诊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脑梗死史4年.体格检查示神志不清,体温39.8℃,血压140/105nmHg(1mmHg=0.133kPa).......

    作者:罗兰平;游长宏 刊期: 2002- 06

  •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颤动植入InSync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一例

    患者男性,70岁.因心前区疼痛10年,心慌气短1年,加重1d于2002年7月30日入我院心内科.患者10年前出现心前区疼痛,劳累后加重,1998年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999年10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示3支血管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作者:韩雅玲;王冬梅;荆全民;王祖禄;栾波;刘柱柏 刊期: 2002- 06

  • 射频导管消融阻断二尖瓣环-左下肺静脉峡部导致左心房激动顺序改变一例

    报道1例在经房间隔途径消融左侧房室旁路过程中,位于二尖瓣环与左下肺静脉(MV-LIPV)之间的峡部被消融阻断,导致左心房激动顺序变化.......

    作者:马坚;方丕华;张澍;朱克平 刊期: 2002- 06

  • 应用InSync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一例

    双心室同步起搏可有效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心功能,已被多中心临床试验所证实.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作为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华伟;杨汉东;张澍;王方正;陈新 刊期: 2002- 06

  • 多点组合同步心脏起搏对犬心肌力学和心脏作功的影响

    多部位组合心脏起搏作为一种全新起搏模式,旨在通过实现心脏电-机械活动的再同步,提高心室舒张充盈和收缩射血功能,产生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达到近似生理性心脏起搏的目的.本文对比研究了右心室双部位起搏、双心室同步起搏和双心室三点同步起搏时对犬心肌力学和心脏作功的影响.......

    作者:马宁;傅向华;李世强;吴伟力;谷新顺;李亮 刊期: 2002- 06

  • 自动心室夺获功能双腔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具有自动心室夺获功能的起搏器初应用于VVI起搏[1,2],为延长双腔起搏器的使用寿命,近年这个功能被用于双腔起搏器.我们应用的26例,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蔡尚郎;赵青;沃金善;徐庆科;郑方胜 刊期: 200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