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自主神经对急性缺血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系统对犬急性缺血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方法经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犬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用单相动作电位(MAP)记录技术,同步记录12只开胸犬急性缺血的左心室游离壁心外膜心肌(epicardium,Epi)、中层心肌(midmyocardium,Mid)和心内膜心肌(endocardium,Endo)的MAP.对自主神经刺激前和刺激过程中,3层心肌的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和早期后......

    作者:徐大文;张存泰;李泱;刘念;钟江华;王琳 刊期: 2002- 05

  • 重视经静脉导线拔除术

    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也反映在导线上,不同造型、不同功能的导线问世,扩大了起搏器的应用范围,导线顶端的电极与心肌组织接触更紧密,固定更牢,大大降低导线移位的发生率.......

    作者:陈新;王方正 刊期: 2002- 05

  •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重要性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房颤患者的病死率是无房颤者的两倍,缺血性脑卒中是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房颤使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增加近5倍.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作者:张澍 刊期: 2002- 05

  • 全国第八届射频消融疑难病例研讨会纪要

    ......

    作者:孙英贤;邹德玲;李铁军 刊期: 2002- 05

  • 心电图临床应用100周年纪念大会会议纪要

    ......

    作者:张海澄;张萍;王立群;陈柯萍 刊期: 2002- 05

  • 向读者致歉

    ......

    作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02- 05

  • 汪丽蕙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作者: 刊期: 2002- 05

  • 对于反复发作心房颤动病人控制心室率还是维持窦性心律?--AFFIRM临床试验介绍

    心房颤动(房颤)的主要后果包括脑卒中及相关的病死率增加.一少部分病人如果房颤长期伴有快速的心室率,将导致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对于反复发作的房颤,传统的治疗策略主要是抗凝以及维持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

    作者:华伟;张澍 刊期: 2002- 05

  • 心室跨壁钾通道的不均一性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

    心肌细胞钾通道种类繁多,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压门控钾通道(voltage-gatedK+channel,Kv通道);另一类是配体门控钾通道(ligand-gatedchnnel).前者在动作电位(AP)复极中十分重要;后者在调控心肌细胞电活动中重要.本文主要对Kv通道的跨壁不均一性(或离散度)进行讨论.......

    作者:徐有秋 刊期: 2002- 05

  • 射频导管消融术中的抗凝与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射频导管消融术(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目前已成为快速心律失常有效、安全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对一些心律失常已成为一线治疗方法[1-4].虽然RFCA具有创伤小、安全、根治、成功率高、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并发症[5,6],如心脏穿孔、房室阻滞、气胸、和血管并发症等.左心消融操作所致的血栓栓塞也是受关注的问题[7,8].......

    作者:杨新春;李延辉 刊期: 2002- 05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