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一例
患者男性,49岁,因频发室性早搏(室早)4年入院.早搏时感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恐惧,曾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无心脏病及其它可致室早的疾病.超声心动图及X线心脏片正常.心电图上有频发单形室早,多呈二联律,偶呈四联律.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CA)术前24h动态心电图室早总数32407个,其中成对室早156对.于2000年4月行RFCA术.......
作者:刘志琴;扬天和;蔡运昌;李世英 刊期: 2001- 05
-
经球囊导管超声消融腔静脉的电隔离作用
Lesh等报道了用经球囊超声消融(through-the-balloonultrasoundablation,TIB-USA)犬和猪的肺静脉开口的试验结果.本实验用经球囊超声能量消融腔静脉,观察是否造成腔静脉的电隔离作用以及是否引起腔静脉的狭窄,并寻找1种研究大静脉电隔离作用及狭窄的模型.......
作者:罗杰;黄定九;陈润芬;徐俊;顾达兵;周笙珩;陈菲扬 刊期: 2001- 05
-
体外自动除颤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是心脏性猝死和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有效中止室速和室颤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除颤,随着室颤时间延长,存活率会迅速下降,所以尽早识别室颤和有效电除颤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胡大一;赵文淑;刘晓惠;林向敏;崔亮;杨新春 刊期: 2001- 05
-
双心房同步起搏的临床应用体会
双心房同步起搏技术用于治疗伴有心房间阻滞的药物难治性房性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房扑)、心房颤动(房颤)等,已取得一定疗效.本文结合我院1组病例总结并讨论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一些问题.......
作者:柳弘;任学军;张金荣;田锐 刊期: 2001- 05
-
Kent束对三磷酸腺苷致房室阻滞作用的影响
有些患者每次使用三磷酸腺苷(ATP)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SVT)都出现房室阻滞,而有些患者多次使用ATP终止SVT却从不出现房室阻滞.本文旨在探讨Kent束对ATP致房室阻滞作用的影响.......
作者:田智华;于文奎;郭春青;鞠衍松;李明亮;付良轩 刊期: 2001- 05
-
三腔起搏器对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治疗随访研究
我院从1999年1月起对10例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房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三腔起搏器(双心房、单心室),随访观察双心房起搏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作者:林朝贵;陈良龙;郑行春;李炽华;胡榕;张飞龙 刊期: 2001- 05
-
心脏电交替的心电图分析
对我院1990年1月~2000年8月期间检查出的24例心脏电交替患者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7~71岁,平均(40.04±17.47)岁.结果显示心电图波全交替2例,P波电交替5例,QRS波电交替5例,ST-T波电交替10例,U波电交替2例.24例中发生心律失常16例(其中室性心律失常9例),心率大于100次/min的6例,小于100次/min的18例.......
作者:李顺妹;陈幼芳 刊期: 2001- 05
-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
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为一少见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现将5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结果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5例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男性3例,女性2例.入院后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术前行食管心房起搏诱发心动过速.常规穿刺右颈内,左、右股静脉,置入冠状静脉窦、希氏束、右心室心尖部及高位右心房标测电极导线.进行高位右心房分级递增(S1S1)及程序期前刺激(S1S2、S1S2S......
作者:袁义强;刘怀霖;李靖;郭应先;裴瑞泽;于力 刊期: 2001- 05
-
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手术前后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发生率
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常合并心房颤动(房颤)和心房扑动(房扑).房颤和房扑所导致的血栓栓塞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1985年以来心房迷宫术(mazeprocedure)治疗房颤取得成功.因此,合并房颤或房扑患者单纯行房缺修补术,手术前后房颤和房扑发生率及自然转归成为临床关注的问题.本组共手术治疗成人房缺228例,术后随访167例,现就手术前后房颤和房扑发生率做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保军;王志农;张宝仁;梅举 刊期: 2001- 05
-
倾斜试验方法学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目前倾斜试验(tilttabletesting,TTT)应用中仍存在倾斜角度、暴露时限与方法以及有效生理指标的判断价值等问题.为此,采用自行研制的QXC-Ⅰ型多功能双向式医用倾斜床,结合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记录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脑血流成像技术,进行了连续累加角度与分次不同角度TIT下的血压、心率、心率变异性和脑血流变化的对比分析.......
作者:武留信;师绿江;强东昌;宋蕾;郑学文;焦志刚 刊期: 2001- 05
动态资讯
- 1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长期随访观察
- 2 旁路下传心室时间对预激综合征QRS波影响的实验研究
- 3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器械远程监测的研究进展
- 4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在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 5 射频消融二尖瓣环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右冠状动脉左心室瘘一例
- 6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对老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7 房间隔起搏的初步临床应用经验
- 8 高密度激动标测结合拖带N+1测量方法诊断和消融外科迷宫术后心房扑动一例
- 9 先天性长QT综合征KCNQ1基因定点突变的研究
- 10 长期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时限与左心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 11 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不同抗凝方案与围术期血栓事件的关系
- 12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远期疗效观察
- 13 左氧氟沙星对糖尿病兔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14 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T波误感知的一种新方法
- 15 经静脉拔除导线严重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 16 正中神经刺激降低兔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机制研究
- 17 心脏性猝死
- 18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新的选择——心脏收缩力调节器
- 19 慢性心力衰竭佳药物治疗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
- 20 三维标测指导下邻希氏束旁路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