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年第06期

起源点邻近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交界处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

邓成钢;张劲林;李振;韩宏伟;程光辉;唐成;苏晞

关键词:室性早搏, 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射频导管消融
摘要:目的:评估起源点邻近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交界处( AMC)附近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室速/室早)的心电图特点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内科2009年5月至2014年10月86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电生理检查( EPT)和射频消融术( RFCA),其中19例患者被确诊为AMC起源的室速/室早,对该19个病例室速/室早12导联心电图进行形态分析。结果对19例AMC处起源的室速/室早心电图做进一步分析,发现特点如下:V1导联均呈R形,胸前导联R波在V1移行,V2~V3(或V4)导联均为Rs波,V5~V6导联均为R波,无s波,Ⅰ导联为rs型,Ⅱ、Ⅲ、aVF导联均为正向大R波,RⅢ≥RⅡ,R波升支和降支斜度相对对称。 AVR和AVL导联为QS型。其中18例室速/室早术中消融成功,均起源于主动脉瓣与二尖瓣交界处,1例室早消融失败。结论起源点邻近AMC处附近的室速/室早是IVT/PVC的一个亚组,射频消融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判定室速/室早的起源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