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包国贞;蔡薇;贾思寻;施杰;方美云
关键词:血红蛋白类, 亚砷酸, QT间期
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亚砷酸(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过程中患者校正的QT间期(QTc)延长的发生率及发生时相以及相关因素,从而探索降低或避免ATO致心脏事件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7年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接受ATO治疗资料完整的APL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白血病MICM分型标准,即细胞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型,ATO剂量为0.16 mg·kg-1·d-1,诱导、复发后再诱导应用ATO中位时间28 d,巩固治疗每疗程14 d.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用药前后参数变化.结果 入组患者61例,男36例、女25例,中位年龄44岁,中位治疗次数11次,诱导治疗及复发后再诱导治疗82次,巩固治疗170次.根据诱导治疗前白细胞、血小板水平进行危险分层,将患者分为高危组20例,中危组27例,低危组14例.接受ATO治疗中QTc延长发生率23.8%,QTc较用药前延长(20.38+7.11)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HB)≥90 g/L患者QTc延长发生率为21.3%,HB<90 g/L患者QTc延长发生率为35.1%.诱导治疗中HB<90 g/L发生率59.7%,QTc延长发生率46.3%,巩固治疗中HB<90 g/L发生率4.7%,QTc延长发生率为12.9%.乳酸脱氢酶(LDH)正常患者QTc延长发生率为21.4%,LDH升高患者QTc延长发生率为42.9%.用药前心室率与QTc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52,P=0.015,用药后心室率仍与QTc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0.230,P=0.000.结论 应用ATO治疗APL,中重度贫血患者更易出现QTc延长,在诱导治疗期间此现象更为突出;LDH水平升高者QTc延长发生率高;用药期间心室率与QTc具有相关性,通过降低心室率可控制QTc延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