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心房颤动与脑卒中风险关系新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中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目前影响到发达国家1%~2%人口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1].2010年全球疾病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房颤患者总数约3350万人,占全球总人数的0.5%[2].2015年中国房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房颤患病率为0.2%,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年增加,80岁以上房颤患者患病率高达8.3%[3].房颤是缺血性脑卒中与系统性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风险增......
作者:刘倩;刘亚宁;赵彦蕾;谢瑞芹 刊期: 2018- 06
-
非经血管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研究进展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自1980年问世后,在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上的地位获得肯定.传统ICD大部分是经静脉植入模式(transvenousICD,TV-ICD),即除颤导线经头静脉或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植入右心室,但TV-ICD有较高的围术期及远期并发症:穿刺静脉相关的气胸、血胸、增加三尖瓣反流、导线脱位、远期导......
作者:陈婉岚;邱朝晖 刊期: 2018- 06
-
电激动延迟指导左心室导线植入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通过起搏左、右心室尽量实现双心室收缩同步,进而改善心功能,是目前心力衰竭器械治疗的一线方式,主要针对QRS时限≥150ms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患者.然而,现实中仍有20%~30%的患者无法从CRT中获益,即为CRT无反应.既往研究发现影响CRT反应率的因素包括房室传导间期,双心室起搏比例低,左心室导线植入位置不佳等[1].在Ypenburg等[2]的研究中,分......
作者:喻法明;刘晓华;高晓飞;陈朝峰;许轶洲 刊期: 2018- 06
-
双极射频消融在心律失常领域研究进展
射频消融术在心脏电生理领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传统单极导管射频消融术(单极消融)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存在复发率高的弊端.据文献[1-2]报道,单极消融治疗房颤复发率可达12%~34%,室性心律失常的复发率可达12%~47%.单极消融难以形成透壁损伤可能是消融失败与高复发率的原因.研究表明双极导管射频消融(双极消融)可克服单极消融的上述不足,获得透壁损伤而不增加爆裂的风险,有望成为治疗复杂......
作者:陈信光;张凤祥 刊期: 2018- 06
-
自主神经干预治疗增龄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具有显著的致病率和死亡率,根据2018年房颤指南显示:截至2010年全球房颤患者约3350万例.40岁以上为房颤患者率及发病率明显增高.年龄越高,发生房颤的风险越大[1].国内研究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房颤发生率升高,房颤的发生与年龄的增长呈正相关性[2].既往研究证实,房颤的发生与年龄密切相关,增龄是房颤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增龄性房颤的发生机制十......
作者:吴闯举;李耀东;汤宝鹏 刊期: 2018- 06
-
植入式遥测技术在抑郁后大鼠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用植入式遥测技术(DSI)研究抑郁后大鼠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组(n=10)和抑郁组(n=10).抑郁组大鼠经过28d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应激(CUMS)建立抑郁模型,正常组不给任何刺激正常饲养28d.糖水消耗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抑郁模型制作.应用植入式遥测技术研究抑郁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抑郁组糖水消耗量明显减少[(38.3±14.8......
作者:杨宏杰;刘欣;曲川;石少波;梁锦军;杨波 刊期: 2018- 06
-
短期正中神经刺激对犬快速心房起搏后心房肌电生理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短期正中神经刺激(mediannervestimulation,MNS)对犬快速右心房起搏后心房肌电生理特性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杂种犬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假手术组(n=6)、MNS组(n=7)和MNS+甲基牛扁碱(methyllycaconi-tine,MLA)组(n=7).其中MLA为α7亚单位的N型乙酰胆碱受体(alpha7......
作者:张友京;赵庆彦;张淑娟;钱永生;王友成;赵红宜;代子玄;唐艳红;王晞;王腾;黄从新 刊期: 2018- 06
-
心房起搏后超长传出阻滞一例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加重2个月余”入院.3年前患者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5min后可缓解,2016年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示:左前降支中段50%狭窄,第一对角支开口处50%狭窄,回旋支远端50%狭窄,术后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欣康)等药物.入院前2个月患者再发劳累后胸闷、气短,伴乏力.2010年11月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植入双腔......
作者:赵爽;杨杰孚;刘俊鹏;王志蕾;金鑫;张澍 刊期: 2018- 06
动态资讯
- 1 食管造影及温度监测指导环肺静脉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 2 钙调蛋白激酶Ⅱ抑制剂对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的调节作用
- 3 经桡动脉射频消融术治疗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
- 4 希氏束和希氏束旁起搏的研究进展
- 5 解读《早期复极2015年欧美专家共识》
- 6 儿童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经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的结果比较
- 7 起搏器房室间期的优化与调整
- 8 心室多点起搏及其现状
- 9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起源邻近希氏束的特发性左心室心动过速
- 10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特邀审稿人名单
- 11 起源于右上肺静脉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术
- 12 心脏再同步治疗发展的新时期
- 13 氧化应激对心房颤动犬心房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影响的研究
- 14 慢-快综合征心房电重构和逆向电重构现象的实验研究
- 15 欢迎订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16 射频消融联合心耳切除术治疗儿童心耳部位房性心动过速疗效探讨
- 17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英文版创刊
- 18 三条房室旁路并休眠旁路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一例
- 19 冷凝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初步体会
- 20 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囊袋感染后导线拔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