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小化心室起搏减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
目的探讨小化心室起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影响.方法入选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112例,随机、单盲分为小化心室起搏组56例(A组),和传统双心腔起搏组56例(B组),分别于3、6个月进行随访,以后每年1次,每次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起搏器程控、超声心动图.主要观察指标为房颤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超声心动图(包括左心房内径......
作者:贺军;汤宝鹏;马依彤;苟志平;张宇;王疆 刊期: 2008- 06
-
心律转复除颤器对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8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植入IC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本院1996年8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就诊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植入了ICD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80例植入了ICD患者(其中11例为二次更换ICD),其中65例(81.25%)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为常见.随访4~62(26.96±18.97......
作者:冯天捷;陈柯萍;华伟;张澍 刊期: 2008- 06
-
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双腔起搏器起搏房室间期的优化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双腔起搏器不同起搏房室间期(pacingatrioventriculardelay,PAVD)起搏对即时左心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三度房室阻滞行永久双腔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PAVD进行优化,以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大心排出量(CO)为佳PAVD,比较不同PAVD下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结果不同PAVD产生不同左心室CO,佳PAVD平均为(155.7±......
作者:李海宴;房芳;李铮;吴长燕;陈方 刊期: 2008- 06
-
旋转式左心房造影在心房颤动消融中的应用
目的实时了解左心房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在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腺苷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应用旋转式造影的方法进行左心房和肺静脉的实时显像,指导房颤的消融.方法对70例房颤患者行经导管消融术,全部患者消融术前进行64排CT扫描,且进行左心房的三维重建.房间隔穿刺后,静脉注射腺苷(30mg)造成完全性房室阻滞,同时向左心房内注射造影剂,进行旋转式左心房造影(右前斜55°~左前斜5......
作者:唐闽;张澍;李劲宏;Charalampos Christselis;黄从新 刊期: 2008- 06
动态资讯
- 1 磁导航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双腔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致起搏器综合征一例
- 3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更换患者无症状囊袋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 4 窦房、房室双重干扰性脱节一例
- 5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关系的不均一性基础
- 6 改良房间隔穿刺术学习曲线研究
- 7 房室结逆向传导电生理特点的观察
- 8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有效性研究
- 9 急性缺血对兔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 10 心房颤动电重构心房肌Ca2+调控蛋白异常与解剖学改变关系的研究
- 11 起搏器术后晕厥行直立倾斜试验阳性一例
- 12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电风暴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 1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一级预防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14 峰电位和舒张期电位对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射频消融的意义
- 15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
- 1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电风暴的临床随访和治疗
- 17 心脏起搏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 18 家族性隐匿性旁路一家系五例临床分析
- 19 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和普罗帕酮对豚鼠心室肌细胞Na+/Ca2+交换电流的抑制作用
- 20 右位心合并心肌梗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