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犬Bachmann束与心房颤动的关系及其关键消融部位
目的报道犬Bachmann束(Bachmann'sbundle)与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房颤)的关系及其关键消融部位.方法对6只犬的Bachmann束经心内膜和心外膜途径进行标测和消融,在上腔静脉和主动脉根部之间,左、右心耳中点处注射无水乙醇消融至Bachmann束电位消失,心外膜呈现右心房和左心房电位逐渐分离.消融Bachmann束前后用相同刺激方案诱发房颤,观察消融对......
作者:牛凡;黄从新;江洪;杨波 刊期: 2005- 01
-
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分化过程中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心肌分化前、后钙离子浓度变化.方法用5-杂氮胞苷(5-azacytidine)体外诱导猪骨髓间质干细胞使之向心肌分化;ELASA法测定分化前、后细胞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变化;应用离子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分化前、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1)经5-杂氮胞苷诱导后细胞形态发生变化;(2)诱导后第3周起细胞内cTnI明显增高;(3)诱导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较对照组高,且诱导前......
作者:金艳;曹克将;陈明龙;单其俊;邹建刚;陈椿;徐东杰;杨兵 刊期: 2005- 01
-
兔心房室隔内过渡细胞移行带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
目的探讨过渡细胞移行带在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及干预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医学三维可视化软件,以体素重建法,结合光照处理技术,利用兔心房室间隔区连续组织切片,对近年来解剖学及组织学上发现的过渡细胞移行带进行图像三维重建.结果直观显示了4条过渡细胞移行带的空间走向及与周围组织的立体位置关系.结论4条过渡细胞移行带均有可能成为慢径解剖学基础;射频消融打断的往往是几条过渡细胞移行带汇聚之处.......
作者:杜庆暄;牛小麟;谢松梅;任付先;周梁;张颖;凌凤东 刊期: 2005- 01
-
加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的临床应用是面临的迫切任务
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占心血管病死亡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SCD大多是由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引起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可以在患者发生室颤时自动放电除颤拯救患者的生命.ICD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对SCD的治疗产生了深......
作者:华伟;陈新 刊期: 2005- 01
-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届学术双年会会议纪要(心脏起搏部分)
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6届学术双年会暨成立10周年庆典大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心脏起搏专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作者:张海澄;易忠;郭继鸿;王方正 刊期: 2005- 01
-
心脏静脉球囊扩张及双心室同步起搏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发作胸闷气短4年加重1个月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未行系统降压治疗.入院后查心电图QRS波130ms,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75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5.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入院后给予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接受三腔双心室起搏治疗.......
作者:韩雅玲;王冬梅;臧红云;荆全民;王祖禄 刊期: 2005- 01
-
不同起搏方式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的长期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的起搏方式(AAI与DDD)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的长期影响,包括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心功能和心脏大小.方法选择2001年8月至2004年2月因病窦综合征植入DDD起搏器的患者,符合条件者随机、单盲(患者为盲方)分为AAI起搏组与DDD起搏组.分别于植入后3个月、6个月,以后每年1次进行随访,其随访内容包括病史询问、起搏器程控以及其他检查.主要终点为房颤......
作者:陈柯萍;唐闽;陈若菡;华伟;浦介麟;张澍;陈新 刊期: 2005- 01
-
起搏导线进入奇静脉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植入起搏导线时,正常的路径从头静脉-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然后到达右心房、右心室.在上腔静脉壁上存在着奇静脉开口,当奇静脉的开口与左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的角度合适时,起搏导线容易进入奇静脉,而不是经上腔静脉进入右心房.导线在奇静脉内的操作不当,会导致大出血的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应引起注意.我们在2000-2003年3年中遇到4例起搏导线进入奇静脉,现将其临床表现,发现经过及处理方法报道如......
作者:张建军;杨明;杨新春;汪爱虎;陈明 刊期: 2005- 01
-
欢迎订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作者: 刊期: 2005- 01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应用20例体会
1998年6月至2003年7月,我院共为20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患者植入了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收到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涛;王钰;韩明华;李淑敏;赵玲;刘中梅;肖践明;杨西云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一例
- 2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3 警惕非法医学期刊的招摇撞骗
- 4 起搏器更换或升级:经验与指南
- 5 卡维地洛对慢性压力超负荷兔左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的影响
- 6 冠心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方案的研究
- 7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成立纪要
- 8 P波离散度预测特发性心房颤动
- 9 顿服国产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分析
- 10 Brugada综合征伴发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 11 左束支阻滞激动模式:心功能不良重要的可逆性因素
- 12 临床心电生理已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
- 13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心动过速的对比研究
- 14 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左心房僵硬综合征
- 15 起搏器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功能的特殊心电图表现
- 16 心外、内膜联合射频消融的改良Mini-Maze术随访结果与风险因素分析
- 17 观迎订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18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良患者行心脏再同步治疗一例
- 19 心房颤动相关危险因素的新认识
- 2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房颤动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