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体表心电图鉴别心室流出道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价值

    射频导管消融术对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治疗效果很好.这类心律失常大部分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但近来国内外报道少部分也可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本文对这两者体表心电图的差别作一初步研究.......

    作者:张劲林;王方正;马坚;楚建民;方丕华;张澍 刊期: 2004- 02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合并心房扑动一例

    患者男性,37岁.一个月前因隐匿性左侧旁路合并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我院行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出院半个月后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头晕,持续时间数小时不等,可自行终止.此次因心悸、头晕、胸闷6h来我院急诊.体格检查:心率187次/min,心律齐,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查心电图(图1),图1A常规12导联心电图P波不能辨认,QRS波宽大畸形,时限140~160ms,......

    作者:楚咏晗;代自力;夏琰;朱红;王辉 刊期: 2004- 02

  • Carto标测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

    目的探讨Carto标测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的方法和对射频导管消融(RFCA)的指导作用;分析RVOT-VT起源点与12导联心电图的关系,探讨12导联心电图对RVOT-VT起源点定位的辅助作用.方法14例特发性RVOT-VT患者,男性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39.0±8.0)岁.所有病人均行常规电生理检查,对诱发室性心动过速(VT)或有频发室性早搏(PVCs)的病人,采......

    作者:方丕华;马坚;楚建民;姚焰;张奎俊;张澍 刊期: 2004- 02

  • 无器质性心脏病多形室性心动过速15例临床分析

    严重的心律失常常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而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为良性.但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也可发生在心脏貌似正常者,可导致猝死.我院自1993年10月~2003年6月成功抢救了15例多形室速或室颤患者,这15例病人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兹报告其临床特点.......

    作者:李菊香;程晓曙;吴清华;程开成;吴延庆;苏海 刊期: 2004- 02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本文总结了23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患者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11~63岁.术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或停用胺碘酮至少2周.根据室速时的12导联体表心电图,估计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心脏电生理检查采用期前刺激(1至3个)和分级递增短阵快速刺激(起搏电压6~10V),于右心室心尖部和右心室流出道刺激诱发室速,如未能诱发室速,加用异丙肾上腺素1~3μg/min......

    作者:顾刚;吴立群;沈永初;戚文航 刊期: 2004- 02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的射频导管消融治疗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临床多发生于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的青壮年.主要有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和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射频导管消融已成为治疗这类室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现将1999年5月至2003年1月进行的IVT、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导管消融13例报道如下.......

    作者:木胡牙提;程祖亨;马依彤;玛依拉;汤宝鹏;孙凌 刊期: 2004- 02

  • SCD-HeFT试验结果公布--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力衰竭试验

    2004年3月8日在新奥尔良举行的53rd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度科学大会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心力衰竭心脏性猝死试验(SuddenCardiacDeathinHeartFailureTrial,SCD-HeFT)公布了结果.其结果显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能延长心力衰竭患者的寿命.研究共收入2521名患者,是目前大规模的ICD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中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ICD治疗的病......

    作者:华伟;陈新 刊期: 2004- 02

  • 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肺动脉栓塞死亡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贷岁,以阵发性心悸入院,发病特点为突发骤止,多于劳累及情绪激动时发作,无需用药均能自行缓解,无心前区疼痛,雌120/踟nn№(1mm№=Q1弱kPa),心肺无异常体征,无下肢静脉曲张.发作时心电图为典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表现.建立双股静脉通路,自左股静脉鞘管送入3根电极导管分别至冠状静脉窦、高位右心房、右心室,自右股静脉送入大头电极导管至三尖瓣环,行电生理检查明确为房室结双......

    作者:郭玉琴 刊期: 2004- 02

  • 观迎订阅《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作者: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