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创刊于1997年。我们的办刊宗旨为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和政策,为人民健康服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反映我国的临床电生理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以从事心律失常学和心血管病专业的医生和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心律失常学与心血管病领域中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反映我国心律失常学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并为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的国家级杂志。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663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59/R
邮发代号: 82-88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97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6638
- 国内刊号:11-3859/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Brugada 综合征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8岁,因反复晕厥9个月于2001年6月27日入院.发作前无明显诱因,晕厥时伴抽搐,持续数秒至5min不等,能自行缓解,数天至数周发作1次,平素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期间在广州某医院住院时发作过1次晕厥,当时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图1),经心肺复苏等抢救,恢复为窦性心律.......
作者:宋志芳;郑泽琪;吴友平;黄绍烈;王梦洪;吴印生 刊期: 2002- 03
-
动态心电图证实的医院外心脏性猝死一例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6岁,1998年1月因黑矇、胸闷在我院行超声心动图检发现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分别为15mm和14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9m,收缩期可见二尖瓣前移现象,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流速4.0m/s,诊断为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作者:范卫东 刊期: 2002- 03
-
射频消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已有较多报道,但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合并RVOT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VT)、频发室性早搏(室早)的射频消融少见报道,本文报道房间隔缺损5例及法洛四联症术后2例合并RVOT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性及射频消融特点.......
作者:王祖禄;韩雅玲;梁明;梁延春;朱鲜阳;邓东安 刊期: 2002- 03
-
高钾血症所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高钾血症能引起多种心律失常.本文共收集31例高钾血症所致的心律失常.......
作者:徐秋霞 刊期: 2002- 03
-
动态长程晚电位监测判断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的临床研究
心室晚电位(VLP)是目前公认的估计心室延迟除极活动非常有价值的无创诊断工具.虽然它的发生需要心肌局部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人们发现,心肌梗死急性期(24h内)心肌局部机化、纤维化形成以前的电不稳定时期,晚电位常发生明显的动态变化,其与冠状动脉再通之间的关系尚不肯定.......
作者:曲秀芬;李晶洁;黄永麟;宋立云;朴晶燕;苏亚芬 刊期: 2002- 03
-
左上腔静脉永存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机制及导管射频消融
左上腔静脉永存(permnnentleftsuperiorvenacava,PLSVC)即左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后不与右侧无名静脉相融形成上腔静脉,而直接沿脊柱左缘下行在心脏后面与心脏静脉相融合形成巨大的冠状静脉窦,血液由此汇入右心房.孤立性的PLSVC对人体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是良性的血管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其发生率为0.5%[1].......
作者:陈明龙;单其俊;邹建刚;陈椿;杨兵;曹克将 刊期: 2002- 03
-
心房颤动离子重构的病理生理表现和新的治疗机会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以无序和高频率(300~500次/min)为特征的心房电活动,高频率的碎裂电活动反映了多个、同时的折返激动的存在.折返激动的发生需要儿个功能条件:(1)可支持折返激动的组织实体;(2)单向阻滞的区域;(3)缓慢传导区.......
作者:张卫泽;王方正 刊期: 2002- 03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与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持续性心律失常,它通常与其它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相关联.新近Framingham的研究表明AF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因素使患者的病死率增加[1],所以它一直是心律失常学关注的焦点.AF是一种渐进性的疾病,大量证据显示疾病的进展源于心房内不断累积的电生理重构和结构重构.......
作者:胡丹;黄从新;江洪 刊期: 2002- 03
-
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非梗死区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及短暂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非梗死区心肌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以及短暂外向钾电流(Ito)的影响.方法24只兔随机分为3组,两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回旋支制成心肌梗死模型,手术后1周1组给予咪达普利0.625mg@kg-1@d-1口服(咪达普利组),另1组则给予安慰剂口服(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第3组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也给予安慰剂口服(假手术组).3个月后酶解分离得到左心室壁远离梗死中心区的3层......
作者:马杰;李泱;张存泰;肖建民;陆再英 刊期: 2002- 03
-
射频导管消融与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犬下腔静脉口的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并对比射频导管消融与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犬下腔静脉开口处后静脉壁的近期及远期病理改变,探讨消融术后静脉狭窄的病理机制.方法对两组共6条杂种犬行下腔静脉造影后分别用射频及超声能量消融下腔静脉开口处,术后30min、4周、12周分别取两组试验犬各1条,重复下腔静脉造影后处死,取被消融处组织制成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下腔静脉造影示射频导管消融组术后30min,3条犬均有下腔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超......
作者:陈超;范作文;孟宪章;王刚;王均志;杜日映 刊期: 2002- 03
动态资讯
- 1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ST-T异常的临床意义分析
- 2 多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与致心律失常机制中晚钠电流的作用
- 3 神经节丛消融对心室不应期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
- 4 心房颤动患者瞬间外向钾电流重构的分子基础
- 5 全国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应用调查
- 6 心脏介入性治疗中合并即刻与迟发心脏压塞
- 7 快速性心律失常“孤儿药”应用现状
- 8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诊断的临床研究
- 9 迷走神经与心房颤动关系的不均一性基础
- 10 右束支阻滞患者心脏再同步治疗疗效分析
- 11 三种判断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起源部位的心电图方法比较
- 12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介入性治疗并发心脏压塞中的应用
- 13 经静脉拔除心内膜导线:目前认识和建议(2011年修订版)
- 14 左心室流出道不同部位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
- 15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二例
- 16 射频导管消融术中与焦痂形成有关的心脏压塞二例
- 17 复杂而有趣的Mahaim纤维
- 18 先天性长QT综合征七例的临床研究
- 19 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消融治疗
- 20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植入术并发症及术后病死率分析